美文网首页
与校长一起读书——《教育心理学》7

与校长一起读书——《教育心理学》7

作者: 微澜细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05:17 被阅读196次

第三章  自我、社会性与道德发展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第一,关心自己的学生;第二,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的班级,不靠卑鄙或过于严格的手段具有权威;第三,能很好地激励学生——通过创新和改革让学习变得有趣,激发学生学习。

人生小满

个体是如何形成同一性以及对自我的感觉?

三、同一性与自我概念

(一)同一性,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总体感觉以及他们所有的信念和态度,整合了自我的不同方便和功能。

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说(埃里克森的八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出生12-18个月)

2.自主对羞愧和疑虑(18个月-3岁)

3.主动对内疚(3-6岁)

4.勤奋对自卑(6-12岁)

儿童在小学阶段的表现更能决定他们未来是否能够成功。完成小学过渡阶段后,他们会越来越重视成绩、社交、运动方面的竞争。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春期)

青春期的少年,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同一性。同一性是指由个体动机、能力、信念和经历组成的一个一致的自我形象,它涉及深思熟悉的选择和决定,尤其是关于工作、价值观、意识形态、对他人的承诺及看法等方面。

如果青少年没有整合好这些方面,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感。

“我是谁,我将做什么,什么会影响自己做出选择?”同一性的状态,可以分为四类:

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个体在探索现实的选择之后,已经做出决定并为之努力。

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torium):用这个术语来说明青少年在探索个人及职业选择时,推迟许下承诺的状态。

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没有体验过不同的同一性或探索过不同的选择。所以容易服从他人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干什么。

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需要通过生涯教育,其中多种角色的认知与任务的了解,尤其是职业生涯的

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那些没有获得充分同一性的人,倾向于害怕被他人征服或压制,因此选择退缩到孤独中去。

7.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

对于4/5点,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我们的父母,喜欢给孩子一部手机,然后让孩子成为“被拴住的小狗”,可以去探索一些不常去的地方,但是并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社会空间。

而有机会地独立解决问题、体验自主和应对特定状况,是儿童获得同一性、做出成熟判断的前提条件。因此,每一天,无论刮风下雨、朗朗晴空炎热酷暑,我们都支持逍遥的独立地铁或公交回家,让他在更真实的世界独立探索,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期各阶段的危机,都与人际关系的品质相关。

(二)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一般指个体对自身的观念、感受、态度和期望等的认识和信念。自我概念并不是永久不变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和生活阶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1.自我概念的结构:非学业领域和学业领域,一共17个指标。

非学业领域,包括外表,受欢迎程度,可信赖性,与父母的关系以及情绪稳定性等;学业领域包括学习效率、在学校的表现和特定学科的自我概念,如数学学得特别好。

2.自我概念的发展:儿童会根据重要的他人建立自我概念。小时候是父母和其他重要家庭成员,以后是朋友、同学和教师。

阅读、数学,是小学阶段儿童建立积极自我概念的载体。到了中学阶段,自我概念与个人的外表、社会接纳度以及学业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2种现象,非常值得关注:

“大鱼小池塘”。数学在普通学校表现较强的孩子,比在重点学校表现平平的孩子,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感觉更好。

“小鱼大池塘”。数学,接受天才儿童教育计划的学生,比仍留在常规班级的天才儿童相比,他们的学业自我概念会逐步降低。

3.自我概念与成就。

自我概念与多个方面的成就有关——从竞技体育到工作满意度,再到学生在学校的自豪感、乐趣和成就。

高中时期选择的课程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特定学科的自我概念会影响个体的一生。目前,中国新高考改革,当孩子对于一些挑战性较强的学科,自我概念“不够好”时,就会回避选择这一学科,但有可能实际并不如此,也许这一他回避的学科,更具潜能。

学生,必须在他认为重要的事情上取得成功。个体解释自己取得成功或失败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运气或者他人的帮助,这点对于建立高自尊非常有利。

教师的反馈、等级评定、评价以及基于关心与学生所进行的交流等,都能改变学生对特定学科的自我胜任感。但,只有学生在自己重视的领域上能力得以增强,其自尊才会得到最大的提高。

四、理解他人和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我们周围的“重要他人”。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在促进合作和道德发展、减少偏见、解决冲突、激励亲社会行为等方面都很重要。

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氛围三个水平:1)前风俗水平,此时道德判断是基于个人的需要和感知;2)习俗水平,此时道德判断是会考虑社会期望和法律;3)后习俗水平,此时道德判断是基于抽象、更人性化的公平原则。这些原则未必受制于法律。

柯尔伯格强调了道德的认知推理,但忽视了道德成熟的其他方面,如个性和品德。因为,我们做出道德选择不仅要依靠道德推理,还会涉及其他很多因素,情绪、对抗性目标、人际关系以及实际性考虑等都会影响道德选择。

此外,柯尔伯格也忽略了道德判断与社会习俗的关系。因此,研究者认为,道德发展涉及三个维度或领域:道德判断、社会习俗与个人选择。

习俗有利于协调社会生活,但习俗也可以被改变。

儿童必须区分出,哪些选择和行为是他们的个人选择,哪些不是。这一过程是发展出与个人权利、公平及民主有关的道德概念的基础。但。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可能对个人选择、隐私以及在大社会环境下的个体角色有迥然不同的理解。

影响道德行为的三个重要因素是,模仿、内化和自我概念。

幼儿的行为是他控的,即他人通过直接教导、监控、奖赏和惩罚儿童对齐进行控制,随后,儿童才能内化那些指导他们的权威人士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攻击和作弊,在学校,是值得关注的两大问题。

攻击,分为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和关系攻击(女生更容易选择关系攻击),此外,还有网络攻击——借助电子邮件、博客等传播谣言、威胁他人等。

与学生讨论“何时作弊”是很有必要的。


对教师的启示:

1.离异家庭或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教养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从权威型教师那里得到帮助——既让学生感到温暖,又对学生有明确要求。

2.对所有学生来说,自我概念随着时间在不断分化。

3.对所有学生来说,整合自己关于职业、民族、国家、性别角色以及社会的联系等方面的决定,最终会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同一性。

4.对所有学生来说,被同伴拒绝都会受到伤害。学生需要教师指导人际关系的建立,指导如何解决冲突。

5.当学习压力很大、负担很重且作弊代价很小时,多数学生会作弊。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商讨,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校长一起读书——《教育心理学》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zb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