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香澜梦散文心理
莫哀须臾,以彼追求无穷

莫哀须臾,以彼追求无穷

作者: 毛毛吖 | 来源:发表于2024-04-10 19:07 被阅读0次
人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0期“求”专题活动。

人生在世,从一开始便在不断奔跑以追寻自我,追寻生命中之不得,又在收获知识,收获情感,收获成长。我们执着于追求未拥有的,求求之不得之物而从未停止,再回首,其实我们会发现,真正影响我们的,是我们已拥有的。

“已经到手”的是一个广阔的范围,自身拥有的物质、知识、精神、情感。纵然其有主观与客观之分,但都是人所拥有且可以触及的范围,它们在不同层面对于人产生或小或大不同程度的影响。物质为人提供生命,知识予精神丰富的人以灵魂,情感则时刻影响人的情绪与精神,相较于求之不得之物,上述所列“人已到手的"产生的是更为实际与真实的影响。

“已到手的东西"促使人的追求与成长。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曾提出“精神三变"的概念:骆驼、狮子、婴儿.骆驼是象征一种沉默的收获,狮予象征一种突破的收获。不论其哪一种层面都在强调“收获",即“拥有”,通俗来讲便是“已到手的东西"。已有的收获可以使人超越自我、不拘泥于有限的物质而去领略更广阔的天地来收获更多,使“已到手”更多。在此之后,人便进入“婴儿”层面,返璞归真,有领略天地之势,看透万物本源之力。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这也象征人的一种成长过程,“已到手”的物质或精神收获让人有能力去领略更广阔的天地,达到突破性的成长,而收获更多、更深层的“已到手的东西"则使人迈向精神更高深的境界,以到更优秀的自我一一虽然最深层的境界鲜有人至。

而从更深层次讲,我们总是执着追求于求而不得的东西,不正是希望将“求之不得”转变为“得”吗?我们从诞生便存在认知局限,它也促使人认识到“已到手的东西”是有限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想东坡先生便是有这样的感受才写下如此名句吧!也正是我们渺小,我们才会对这广阔的天地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对于我们“求之不得的东西”执着追求,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跌跌撞撞,将个个“求之不得”变为“拥有”,收于囊中,成为我们所有之物或精神内核。也正因如此,人才会成长,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正如我们的国家,曾经追求“强大、富强”,在前几个世纪也是如此“求之不得”,但中国精神促使“她”没有放弃,“他们”没有放弃,才会有如今繁华的模样,我们也才可以说出“这盛世如你所愿”般令人震撼的语句!

有些人不知何为“求之不得”,行为“求之不至”,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但无脚踏实地的追求,才感慨所拥有的甚少、所求的不得,这是对于他们个人而言的。而我们,便是要在我们所已到手的基础上,去追求我们所未拥有的。等我们回首时,便会发现,我们已站上了如此高的台阶!

相关文章

  • 须臾

    上联:哀吾生之须臾 下联:羡书海之无穷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

  • 2018-02-14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 2020-10-2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春江花月夜,孤篇压盛唐

    天地宇宙, 清明澄澈, 代代无穷已。 春花秋月, 大江东去, 事事终须无。 羡宇宙之无穷, 哀吾生之须臾。 张若虚...

  • 2020-08-1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以无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真的很渺小,甚至很弱小。因为我们无法...

  • 孤独从来都不是借口

    让孤独成为你的动力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 拜读《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千百年来,人们在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无数的生灵在此新生寂灭。 蔚蓝澄净的天空下,一青袍少年立于长江之边,手握书卷,...

  • 我在西北那几年1~22

    目 录 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 二·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2 三·民以食为天 4 四·娟秀女儿,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哀须臾,以彼追求无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zq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