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成年啦!我的事不用你们管!”
“我们只是怕你……”
“哎呀你们烦死了!”
“砰!”沉重的关门声响起。门这边是一脸嫌弃与不耐烦的我们,门的那边是一脸悲伤与无奈的父母。
小时候,每次受了委屈,都会回来对他们哭诉,然后他们会用那温暖的大手温柔地牵起我们,安慰我们。
后来再大点,就不愿意“劳烦”他们,而是以一种自己认为很酷的方式想去解决。当然,结果便是鼻青脸肿或是满面泪痕地在办公室见到他们。
再大点应该就是进了高中之后,开始对他们各种不耐烦,各种嫌弃。遇到点什么事都尽量避着他们,仿佛他们知道后会怎样似的。明知道他们这么做只是怕我们受了委屈或欺负,只是为了替我们撑腰,可我们却依然嫌他们碍事。
我们对父母的感情,由小时候的崇拜,慢慢变成了害怕,再大点演变成了不耐烦,可我们却不记得自己爱过他们。明知道应该对他们好点,可有时候就是做不来,连装都装不出来。后来每次对他们冷淡或发脾气,在让他们一次次他们失望之后,自己也越来越不敢面对他们,因为满心愧疚。
过年回家的时候,有次我爸在车里放了首老歌,里面有句歌词: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那天晚上我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了这首歌的歌名,很意味深长的两个字—《懂你》。那一瞬间,内心五味陈杂。
上了大学,在外面经历的越多,越能理解父母的不易。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发现父母对自己的批评少了很多,走亲戚时也开始得到关注与赞美。家里的事也会同我商量一下,父母也会开始依赖我。
有一件让我清晰感受到变化的事就是:以前我的衣服鞋子什么的都是妈妈带我去买,今年寒假回家,她过年的衣物竟然是由我来替她置的。以前过年走访亲戚的时候父亲并不敢喝酒,现在偶尔也可以喝一点,然后眯着眼靠在副驾上,由我把车开回去。或许,这说明我在长大吧。虽然知道自己做得不见得多好,可我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有一句俗语:父母在,人生便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每每看到,每每黯然。虽然自己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和他们起争执,但是我想,我应该趁着自己还有能力,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尽力对他们好点。不要让自己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到那时,即使我们想做点什么也无能为力了。
当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的时候,唯有父母的爱指向了别离。
08
星期六
2020年01月
_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_
_
——余光中《乡愁》
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