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成尚荣

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成尚荣

作者: 送柳音 | 来源:发表于2022-05-14 23:18 被阅读0次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及当下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究竟以什么为导向?我们在研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时,非常鲜明的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非常完整的表达了我们对核心素养的规定性回答:即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要落实于学科,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为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要聚焦三个原则:

      一是综合育人,二是实践育人,三是合作育人。

        综合育人。审美是一种创新,是育人的最高境界,熊彼得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怎么综合课程中的这些要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此,课程的综合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课程交界处的对话者,各个学科既要坚守自己的边界,还要打开自己的边界。于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决定每个学科一个学期拿出10%的课时,开发跨学科学习的活动,这强调的就是综合育人。

      实践育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与人观,是马克思主义成果的中国化实践。育人体现在哪里?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它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创造了中国儿童情境学习范式。还如南通的“立学课堂”是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李庚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胡瑗的分斋教学与明体达用以及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

      合作有人。合作大于竞争,合作重于竞争,只重视竞争,世界不安宁。达尔文的进化论放在自然界是对的,在社会论人类学中或许是错误的,因为人类社会不是推动优胜劣汰,而要大家相互合作。学习不仅是个人的努力,也是集体的合作,学生要在合作中学习,尊重学会对话,学会更长更进。合作是一个育人的共同体,它可以孕育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于漪老师提出,立德树人是教师最根本的基本功,有了这个基本功,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我看来,课堂教学改革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形而上的道德问题,我把到的问题概括为四个要点:

      第一是情怀,第二是事业,第三是格局,第四是格调。

      第一,要有爱教育的情怀,例如,今天还要坚持思霞老师的童心母爱,因为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教育的情怀。

        第二,视野要开阔。教师要有大视野,心胸才会开阔。在我看来,视野指的是视域及所看问题的范围,由范围扩展、转换、凝聚为范畴;视野指向思维,即远眺时内心思考的方式;视野指的是胸怀,心胸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广大。视野的宽与窄、大于小,关键在于打开,在于自己内心的敞开。对教师而言,视野的打开放开,就是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超越学科,确立大学科视野;既要基于教育,又要超越教育,确立大教育视野不要就教育论教育,要有大生活的视野。

      第三,要有大格局,格局小的教师是不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而没有大格局也难成大发展,在教师的价值坐标中做“四有”好老师是轴心,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及要求是横坐标,教师发展的程度与水平是纵坐标,有什么样的价值坐标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格局,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布局,布局大格局大,发展的境界就会越来越高。

      第四,高格调要有理论支撑。如对中国美学品格的追求,能让美育与道德结合起来,让教师提高品位,提升格调。

      大情怀、大视野、大格局、高格调的教师才能担当起课堂教学改革的使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成尚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cv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