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授鞠强曾经做过一个300人的实验,分析一个人改变运势的原因。
结果发现,排在首位因素竟是感恩,他又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鞠强教授发现,
感恩心强的人,犹如内心蕴藏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他由此得出结论: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关键是增强感恩心。
心存感恩,即使是贫瘠的内心也会长出温润的花来,滋养人生,使它迈向更高阶的成长之路。
1
艺术家刘文步曾走投无路时,求助德云社,碍于恩师金文声的面子,郭德纲收留了刘文步,让他留在德云社。
因为敬他是长辈,郭德纲给到他300元一场的出场费,当时其他普通演员的出场费才50。
刘文步相声功底雄厚,练就自己的两项绝活,也很受观众欢迎。
然而,随着演出的增多,地位的抬升,刘文步越发膨胀。
渐渐的他把德云社的红火归功于自己身上,几次要求郭德纲加钱,
郭德纲不理会,他就暗中使坏,算计同事,压榨新人出场费。
甚至坐地起价,不加到500元不演出,很是让郭德纲下不了台,一点也不念当年收留恩情。
迫于刘文步是前辈,又顾忌他的面子,郭德纲一忍再忍,可对方一再得寸进尺,最好只好将他辞退。
之后,再没有剧场肯用他。
一个不知感恩的人,没有人愿意靠近,更不愿意与之结交,命运的馈赠也会远远绕道和避让。
2
《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说过,他最佩服的企业家是稻盛和夫。
他认为稻盛和夫在事业上的全部成就,得益于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金惟纯说:感恩,不仅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宇宙中最大的能量。
常把谢谢挂嘴边,是对他人的理解和体谅,更是对自己的保护与成全。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修理工叫卡特,因为公司发展不景气,濒临倒闭,老板不得不裁减员工,以节约生产成本。
被辞退的同事们抱怨连天,难平心中愤怒,他们纷纷跑去大骂了老板一顿。
老板心知有愧,也理解大家的心情,便没有和他们计较。
让老板惊讶的是,被解聘的人中唯独卡特没有骂他,老板好奇,决定一探究竟。
刚得知被辞退的消息,卡特也是一脸懵,但他稍作平静后,还是专心投入到修理机器的工作中。
老板走上前问他:我辞退了你,你不怨我吗?
卡特一脸真诚的说:“不,老板,我一直非常感激您,在我最困难时候,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帮我渡过难关。
您今天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我很理解您的处境。”
说完,又继续埋头工作。
一席话说的老板心里暖暖的,他在心里暗暗下了一个决心。
三个月后,正在街头找工作的卡特,突然接到老板打来的电话。
原来,公司境况好转,老板邀请他继续回去工作,并许诺给他加薪。
而跟他一起被解雇的同事们,依旧在为找工作发愁和四处奔波。
美国管理家教授亚当•格兰特曾说过:同样是提供帮助,其中得到感恩的人,比没有得到感恩的人,更愿意提供二次帮助。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不消极抱怨,试着站在别人的位置去考虑问题。
体谅别人的付出和难处,这本身就是件很珍贵的品质。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人看懂、珍视这种品质,愿意温情回报。
感恩别人,也是为自己积攒财运。
3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埃蒙斯博士,曾在大量调研后发现:
心存感恩,并不需要人们遇到什么天大的好事,感恩的人会重新解读自己的经历,并从中收获爱与力量。
是啊,说起感恩,好像非要与重大的事情挂钩,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一个小小意识转念就是一个感恩情景的再现。
有位太太,不小心打碎了祖传的玉镯,正当大家想着怎样安慰她时,
这位太太却说:阿弥陀佛,玉镯碎了,给我挡灾了。
有一次,作家刘墉去餐馆吃饭,旁边桌子的人叫来一杯红酒,刚端上来,一不小心就打翻了。
服务生吓坏了,这位客人却笑着说:瓶子里还有一点,真是太幸运了。
说完,他抿着嘴小口喝了起来,美美地吃了一顿午餐。
面对得失,很多人下意识的会关注失去的部分,结果人就会倍感遗憾和悔恨。
我们应感恩自己的得,不是在意失。
转移注意力,把眼光放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一面,情绪积极又有正面反馈。
学会转换视角看待问题,麻烦不知不觉被减少,喜悦悄悄的在俱增。
学会感恩,是治愈自己的最佳方式。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本在谈及自己的成就时,将其归功于“三恩”。
其中两恩是社恩和客恩。
“社恩”即公司的培养,同事的倾力相助。“客恩”即客户的信任。
为此,他将收入的10%留给自己,其余全以各种形式回馈给公司同事及客户,同事和客户也反过来助力他成长。
点亮别人的灯,也能照亮自己。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对自己友好和促进自己成事的人,适宜的给予感激和回馈,最终好运还是会流转到自己身上。
与其说感恩别人,其实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哲学家埃克哈特告诫世人,感恩始于“谢谢你”。
大多数平凡的我们,在人生这条变幻多测的路上颠簸,
常修一颗感恩的心,少些责难和埋怨,多些温暖和善意,人生也会多一片坦途和顺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