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广告(三)

广告(三)

作者: 安安Ro7cie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23:03 被阅读3次

    2018-08-04

    D06 / 33 【读书感悟】3173-安安

    消费心理学的17个基本原则

    第三个:转移

    一则广告,不管做得多么精彩,如果得不到顾客的信任,就等于零。所以,广告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可信。

    转移的策略,就是使用一些与权威、受尊敬的人、组织或机构相联系的、象征性的标志、形象或观念,使顾客相信产品。

    当广告中融入值得信任的形象或标志时,人们信任感的强烈度会远超有说服力的论据。人类的惰性让你为自己不用亲自深入研究而去寻找合理的借口。

    第四个:从众效应

    著名的“人类需求层次”金字塔中,归属的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衣食住)和安全需求(安全、稳定和免于恐惧的自由)的第三大需求。

    一旦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归属或爱就成为人们最优先考虑的事情。这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也是广告的机会。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存在3种主要群体:

    1、崇拜性群体:你希望加入的群体
    2、联合性群体:与你有相同理想和价值观的群体
    3、疏远性群体:你不想加入的群体

    将产品、服务与这3种群体任意联系起来,就能根据他们的认同或希望引导他们做出决定。

    成为群体中一员的需求是一种强烈的心理驱动力,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人们会将这种归属感看得比商品本身更重要,这种心理导致了“从众效应”。

    运用这些的经验:

    1、如果选择与崇拜性群体联系起来,就要确保人们能够轻易地认同并渴望与之相似。

    2、而获得联合性群体的联系是很复杂的,既要与群体联系,又要疏远其他群体。有2种策略:

    Ⅰ、通过专门投合目标群体态度和价值观,将产品与群体相联系。
    Ⅱ、将产品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分离开,让它更容易被目标群体接纳。

    别光想着怎么描述产品的特征和优点,至少要花同样的精力传达给顾客:购买产品会让他们加入某个崇拜性群体、或保持与某个联合性群体的联系,或帮助他们表明自己不属于某个疏远性群体。

    第五个:手段

    很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而是为了达到某个未来的目标,那他们购买产品和服务就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比如奢侈品就运用这一策略,说服人们相信产品的价值可以提供额外的、间接的好处。让广告一直呈现积极的最终结果,人们就将购买决定建立在产品将提供的最终关键好处上了。

    第六个:跨理论模式

    跨理论模式,将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他们的行为分为5个阶段:

    1、空白期:对于产品,顾客要么不知道,要么没意识到自己需要它。

    2、观望期:知道产品,并考虑使用。

    3、准备期:是计划阶段。正在考虑购买产品,需要进一步了解。

    4、行动期:成功了!热烈渴求购买或已购买。

    5、维持期:留恋阶段。产品已经成为顾客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喜爱产品,并且想到就会购买。

    这套理论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顾客使用产品成为一种习惯,定期消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广告(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dv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