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谈婚论嫁,是一项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人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结婚,是两个共同有生活幸福能力的人相爱相识一起创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结婚,也就牵扯到中国式彩礼,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话题。
彩礼的由来和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彩礼本身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一种
彩礼的演变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式的彩礼也跟着水涨船高,一些俗语就很好的表达了这些现象。“万一挑一”、“四平八稳”“万紫千红一片绿”“一动不动”等先是由原先的几万逐渐演变成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房子和车子这些固定资产都成了相亲结婚的必要条件。即使有对婚姻的向往和憧憬,越来越高的彩礼已经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娶妻难,娶不起,甚至多少美好的爱情又因为高价彩礼而分道扬镳,这已经成为了大多现象,美好的婚姻变成了爱情的买卖。而这种现象在贫困偏远的农村显得尤为普遍。造成这种现象有三个直接的原因:一、农村人口结构,农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文化相对有些落后,有些家庭甚至有重男轻女的心理,也就造成了农村男多女少的局面。二、人口流动所造成,越来越多的女生因为读书走出农村,加上现代婚恋自由的影响,所以农村的适婚女性越来越少。三、彩礼文化的影响,许多的家庭出现攀比心理,和别人比较嫁女儿的彩礼,导致彩礼年年增长。甚至把经济物质条件看的越来越重,而忽略一些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比如人品,三观等。高价的彩礼压垮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代一代的家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尤其在农村,父母等老一辈的那种全心全意为子女更是明显。
高价彩礼的背后代表什么
我曾问过一个亲戚,为什么近年来的彩礼涨得这么高,难道真的是卖女儿,用高额的彩礼来提升自己的物质生活,那这样也不安心啊。她回答我说:“彩礼只是一种形式,尤其是农村的相亲现象,情感基础也不是那么牢靠,彩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高价的彩礼能让对方更重视。毕竟对于大多数都家庭来说几十万都是一笔很大的资产,结婚的成本高也就不敢随随便便离婚,而且这些彩礼日后也会返一大部分给你们日后生活所需。”我当时一听觉得很震惊,高价的彩礼背后竟有这样的秘密。在父母一辈的眼里,彩礼是他们对女儿未来生活的保障,企图用高价彩礼来稳固一生的幸福。这本身听起来就很不牢靠。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小A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因为长得比较漂亮,陆陆续续有人来到她家相亲。不到一年她就结婚了而她的彩礼更是非常高,可以说是在我们那边数一数二的,婚礼更是非常气派,他的父母感觉特别有面子。后来听说男方其实家境并不是很好,而且人比较懒,不求上进,为了结婚凑齐彩礼都借了很多的外债。然后这些小A和她的父母都不得知。原先他们以为的经济好,只不过是一种假象。然后造成这一切的后果都需要她自己承担。她从进入婚姻开始就背上了巨额的债务。生活刚刚开始,至于今后的发展我们我不得而知。这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高额的彩礼所导致的。
本身的意义
彩礼本身是一种赠与行为,是一种中国传统习俗,视为确定关系的象征。美好的婚姻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但婚姻更多的是基于爱情,而不是金钱,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婚姻的不应该是靠所谓的彩礼金钱维持,而需要爱,责任,以及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彩礼本身没有错,代表了重视和尊重。但凡事应该量力而行,根据经济水平的高低来给予而不是一味的盲目攀比。别让高额的彩礼困住了你的幸福,更别让美好的爱情止于高额的彩礼。
作者笔名:雨夜聆风
联系方式电话或微信:15083625259
1560字+原创首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