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智商还行,情商总不在线的人。很多时候事情已经结束了,我才发觉,刚才自己的做法欠妥当,在脑海里勾勒着最佳方案,并为自己当时的不够机智而感到后悔。我总是在心里记着别人对我的好,但是很少把这种感激表达出来。遇事也总不愿意去麻烦别人,不会说客套话,不会说奉承话。只有走上讲台,才会有点自信。不知道为什么脑子发晕,当了大队辅导员。忙就不说了,关键是境遇很尴尬。为了缓解紧张,无助,烦躁的心情,我开始读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回忆录《旁观者》。
《旁观者》这本书和德鲁克的其他畅销书相比风格完全不同,阅读这本书,你会不由自主的走进德鲁克的世界,仿佛在和德鲁克说话。书中的人物虽然与我时空相隔,但仿佛也早已成为朋友。
我喜欢德鲁克的奶奶,她的奶奶年近80,已经看不出一点青春美丽的痕迹,但仍然留着一头靓丽的红棕色卷发。不到40岁就做了寡妇,而且百病缠身。严重的风湿热,造成心脏永久的损伤,因此老是喘不过气来。关节炎,使她成了跛子,所有的骨头又肿又痛。加上年事已高,耳朵也不灵了。
这一切并没有阻挡她出去溜达的雅兴,随身武器就是一把可以做拐杖的大黑伞,还拖着一只,几乎和自己一样重的黑色塑料袋,里面装满了一大堆包装的,好好的神秘小包裹,有准备送给一个生病老太太的一些茶叶,为一个小男生准备的邮票,一些从旧衣服上拆下的高级金属纽扣打算给裁缝……她还会不辞辛苦去拜访年老的仆人、以前跟他一起学过音乐的同学、年迈的店主,甚至连去世多年的朋友家的仆人,她都不忘问候。不管和谁说话,奶奶的声音都愉快,而亲切便带着老式的礼数。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她,一提起她就眉飞色舞。
奶奶性格很好,热情风趣。她与周围的人都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胸怀去相处。而我在繁忙的生活中,忽略了身边很多的人,也错过了很多风景。一走进学校,满脑子都是工作,琐碎而又耗时的工作。偶尔也有成就感,但怎能敌语文课堂上的洒脱自由。一回到家,满脑子都是孩子,本以为身为教师的自己能够对孩子升学问题泰然处之,然而又错了,焦虑的情绪在蔓延,我不得不动三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知识来调节自己。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与老人有了一次约会,看着老人的满头红棕色卷发,如同艳丽的春花,一切释然。我以旁观者的角色,羡慕老人的生活,老人会心的微笑却告诉我:“幸运的孩子,我也是你生活的旁观者,你的心思我懂。”
2019年3月15日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