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流写作的目的是唤醒心灵
意象流写作的目的是唤醒心灵,意象是人人都有的先天能力,并非后天学习得来的技能。
杜拉斯对于中国男人公寓的这样一段描写:“房间里有焦糖的气味侵入,还有炒花生的香味,中国菜汤的气味,烤肉的香味,各种绿草的气息,茉莉的芳香……烧炭发出的气味,这里炭火是装在篮子里的,炭火装在篮中沿街叫卖,所以城市的气味就是丛莽、森林中偏僻村庄发出的气息。”
“那天,值得注意的是小姑娘头上戴的帽子,一顶平檐男帽,玫瑰木色的,有黑色宽饰带的呢帽。她戴了这样的帽子,那形象确乎暧昧不明,模棱两可。”
她是第一人称叙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她是一点点组合,拼图,而不是熟练地讲述故事。
她就像翻看一个相册,边看边回忆,模糊的清晰的,她都直接展示。就像你和她一起再看相册。很原始,像个孩子。
没错,人 活得越久越聪明,离心灵越远。
红楼梦和其他古典小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它还不会现代的手法,但是它做到了自觉,曹雪芹从来都不会预设 人物到底复杂到什么程度,他 一点点在拼图 。红学家们却 跟在后面解释曹雪芹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说曹雪芹一方向根据传统,弄了很多谜语,处处做了设定,同时又在避免这样的设定。
在那个时代,他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还不能完全避免。处于一种矛盾中,毕竟在开创。
否则改那么遍,写那么多年,是没有必要的。普鲁斯特200万字的追忆似水年华,也只需要15年啊。
意象不是细节,如果有细节,也是小场景不断转换出来的。对一间房子的布置进行描写,如果超过20个字,那就是用细节代替心灵的体验,用字数代替用心。
红楼梦里大量服装,环境,面貌的描写,都是多余的,红学家却拼命吹捧。曹雪芹在那个时代不能摆脱这些习惯,他也不是天才,如果是现在,他就不会写那么多细节。 写作要与基本的认知和判断,不能迷信。
那些服装,面貌,饭菜的描写,真的有必要?删除掉,好还是差,大家可以自己试一试。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穷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她回了头,便自谓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第一章
这些写得很好?和才子佳人的老套有区别吗?
不要迷信,要自己品味作品。
第二日,母亲同他到隔壁秦老家,秦老留著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来交给王冕。指著门外道:“就在我这大门过去两箭之地,便是七柳湖,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棵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小哥,你只在这一带玩耍。我老汉每日两餐小菜饭是不少的;每日早上,还折两个与你买点心吃。只是百事勤谨些,休嫌怠慢。”他母亲谢了扰要回家去,王冕送出门来,母亲替他理理衣。说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王冕应诺,母亲含著两眼眼泪去了。
儒林外史第一章
也不见得多么好,但是,就要生动一些了,也比较干脆利落。
比“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
是否好一些?
曹雪芹到了第三章慢慢找到感觉了,前两章根本不在状态上。
开篇定了调子,他想改就难了,只好如此。哪个地方都有办法修改,开篇定调子没有办法修改。
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申祥甫拱进堂屋,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周进就问:“此位相公是谁?”众人道:“这是我们集上在庠的梅相公。”周进听了,谦让不肯僭梅玖作揖。
儒林外史第二章
同样写面貌打扮,我们对比红楼第一章:
“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有动人之处。
哪个好呢?
仪容不俗,动人之处。
不但有些重复,而且太露。
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
吴敬梓朴实无华, 有福楼拜之风。
为什么这样?穷书生写字,袖子当然右边破,屁股磨破了嘛。
写作不能迷信任何人说法,要多体会,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不迷信不盲从,用心来验证来体会。
任何好作品,也不要认为每一句都是金口玉言,必须是自己感受到好才叫好,不随着别人起哄。
质朴到极致,就是意象,很傻很天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