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出版的《谈美》又被称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到今天写成过了84年。时代的久远以及现在飞速发展限制得了多数大家,至今人们对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是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最早传播美学的学者之一,他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没的。自然,对于初次接触这本书还有美学概念的我来说更是大有裨益。
《谈美》共十五章,作者延续之前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亲切的语气,分别就美与美感定位,以及其内容中各自区别等结合生活例子向读者一一道来。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谈美书简》更容易让人理解。在接受作者的主体思想后,我对其中的某些描述的现象的近似性与对立处产生了一些感受,表达出的主体就是“适当的离与融”。同时也是因为初学者的肤浅不应卖弄,转过来写一写别的东西。
离
本书开始部分作者便提出了对美的最高指导:无所为而为。进而以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角度通过实例加以辨析,与有所为而为的实用主义区分。表明美的存在应以无所为而为的眼光寻找。艺术存在有它特有的空间:既不过度苟同也不过度离散。对多数人说当我们栖身于环境,以实用观念为生存目标,对环境产生的欲求过剩时,便沦为被环境支配地位;当其以无所为而为时,保存了它与环境的部分空白界限,开始考虑其独自存在价值时,便重新获得了对心灵的掌控。
无数人都领教过现实给予我们的十之八九的不如意。确实,现实对人们来说就像一个覆盖四周漏洞可见的渔网,任凭你透过缝隙感受期许的希望,却可与现实的束缚而难以脱逃。现实的网似乎自古相传,却真实困住了世人,而没有放出一个。但是仍然有人超脱于自己,凌驾于现实之上,透过现实的束缚尽情呼吸光明。原因就在于心灵。离开了实用的苦痛,开始对美的发现。其实美的身影从来距人只有一步之遥,只不过苦于向前的挣扎放弃了转身离开的心境,只要暂时隔绝“有所为”的急切,就能看到一直希冀的美好。
这有些像站在屋中隔着铁栏杆看外面的景色,过近或过远都不太适合,只有适度的位置才能欣赏世界呈现的最大程度的美。美的欣赏强调直觉性与独立意象,虽然任何事情都有相当关联,但是只要主动移动自己的身影,就会发现:是真正存留下的独立的事物衬托出了美的光辉,世上的索然无味,多在于理性的拖累,独立眼光,解放感性,已无所为而为,无所用而用,去领略生活的另一种滋味,别样的美。
融
在书中,作者不时就会写道美的韵味的独特性发现与保持,源于某某相融…“美不只在外物,也不只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产生的婴儿。”开头提到,作者开头以实用、科学、美感解析美的存在空间。以古松为例,说过“以古松为代表的事物的美的构成,一半在自然,一半在人。”自然的条件只参与构成美的部分,还需要人的参与,才能造就古松独特的美感,并维系下去。而人的情感是各不相同甚至时时刻刻存在变化,所以对古松的美也各不相同。这或许可以近似理解“一千个人眼中就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
同时作者以诗为例就是的解读过程也能感受到存在二者交融的存在。读诗就是在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的,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与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但它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诗人与读者的情感交融所创造的新的世界,虽然会和诗人最初感受的美不同,但正是读者这种特殊情感的加入让诗人的作品产生了不同层次不同意蕴的感受。
或许可以说就艺术的成型在于它固有的自然形态融入人的感情精神的调和,再加一些时间的沉淀,发酵,酝酿出独具一格的绝世佳酿。或许可以再进一步,将离与融提捻到人生之美。这时来看的话,就不应仅是二者分开看待,而应该追求它们之间相对的平衡。这样或许会创造出更大的能量也未曾知晓。
总之我自以为这份离与融的提出,适逢印证了某种自然痕迹。天然的分离与自然的融合的搭配可以让人在各个领域进退有度,圆融自如。同时过度简单的两个字既让它们有些苍白无力,却也可能让它们拥有包罗万象的本钱。这有些像孔学的“仁”、老学的“道”也不仅只是字面的解释,应该都是出自孔子与老子感受的对自然万物的最高指引,因而才能继续被世人解读出各种玄奥,读出自己的“仁”与“道”。
恰好我正是年轻气盛,自大不自知的年岁,便放肆的认为我的“离”与“融”在某些方面是与“仁”、“道”有相通之处吧。而我也确实把它当做我本人的一种指引来对待。
最后读书之后闲谈几笔,对与不对,希望能得莞尔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