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张老师的写作营,就冲着导师会亲自点评。我需要专家的反馈,需要有机会知道自己写作还存在什么问题,可提升的方面。
很庆幸,张老师极其负责,对写作营的打造很热忱。
我很期待第一篇作业提交后导师的点评。时不时查看群消息,看看有没有导师点评留言。一边期待,一边告诫自己摆好心态。
很意外,竟然得到了张老师的肯定。这篇作业是前天即兴写的,读书得来的灵感,觉得很有表达欲望,很有的说,于是白天构思好,晚上动手写。那天晚上动手晚,头一回写到将近十二点,深感时间未管理好。次日晨跑体力差。
所以,对于没有用很多时间重读修改的文章,不太有信心。恐怕再读,自己也能读出许多问题来。
在期待中,傍晚终于看到导师的留言,天哪,竟然收到夸赞了,还说修改后发表到他的公众号上。我激动地看了好几遍,导师说看出我的阅读量和阅读深度,旁征博引恰到好处。看来过去的阅读和写作真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思维力,不至于太糟糕。
今天晨跑,整个十公里的路程几乎都在想写作的事情。回想过去自嗨的写作,找伙伴一起写,找老师跟着写,找老师学着写,不停歇的写,不停歇的记录生活和思考。
再回想将写作融入生活,几乎每天都在即兴写作带给自己的好处。越发觉得这项兴趣爱好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
途中,脑袋里蹦出许多新的灵感,新的感悟,又积累了一些写作素材。来到单位,马上记录下来,有些灵感转瞬即逝,不记录下来,会再也想不起来的。
人总是在事件中,在人际互动中,获得新的力量。是的,今天跑步的劲儿都很足,照理说又没睡满六小时,不太有力气长跑,可我浑身是劲,平均配速快了半分钟。为了压心率,没敢再加速。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连续两天晨跑十公里,都是睡眠不足的情况下。
看来,心情对体力影响很大。
每天规定时间写作、修改、发布,已成习惯。公众号上的发文有“读者意识”,会构思读者阅读后的获得感,会考虑发布文章的结构。
然而,与优秀写作者还存在许多差距,在已有的基础,已有的习惯上,如何走出写作舒适区,大跨步的提高呢?
对照刻意练习四要点来看:
(1)有清晰的目标,能制定计划,能分解目标;
今年写作目标清晰,也按照计划在践行。
(2)保持专注,尽量集中精力,不要有走神的空间;
专注力保持不错,定时定点完成每天重要事项。
(3)获得反馈,找到导师,知道做得对还是错,错在哪里;
目前找到张导师,接下去日更公众号,积极与导师互动。
(4)不断挑战,不断打破记录,但又在“就近发展区”。
微信公众号面对生活圈众多熟悉的人,每天更新发布的文章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精选,反复修改。公众号上日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能口水文,不能流水账,不能什么内容都写,聚焦在教育上。
同时,大量阅读专业书籍,更新认知,积淀经典理论,积累适用的案例。多多看优秀的公号文,取长补短。
2023做了一件以往没做过的事情,减重到两位数,减脂到22.7%。用了一年时间琢磨适合自己的减脂运动,积累了许多经验。
2024做点不同的事,就是明显提高写作水平,多多发表文章。
聚焦,然后干实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