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想见你》 | 如果不是陈韵如,我差点忘了过去那个灰头土脸的自

《想见你》 | 如果不是陈韵如,我差点忘了过去那个灰头土脸的自

作者: 27号人生分享馆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15:56 被阅读0次
    《想见你》海报

    前不久有一部台剧爆了。

    豆瓣评分超过《我可能不会爱你》,一路从开播8.0飙升到收官9.2。

    剧中专用的穿越金曲《last Dance》风靡整个朋友圈,伍佰先生的那句“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在播完一个星期后,仍魔性盘踞在脑中无法自拔。

    三大主演

    魔幻穿越+推理悬疑+浪漫爱情的多元素叠加,让这部剧像是一锅足料的大杂烩,层次丰富。剧中各种细节的打磨(比如致敬周杰伦的“三年二班”和《不能说的秘密》、片头曲与片尾曲的画面衔接、不同人物使用的耳机颜色对应各自的性格、人物角色的生存环境与个性之间的适配性等等)也看得出团队的用心,还是值得一看。

    吸引我观看这部剧的原因,不是双线穿越的虐心爱恋,也不是层层递进的悬疑推理。

    而是编剧放在剧集末尾,压轴出现的主题——“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在长期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我们是允许学生升学科目得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

    对于人性和真正的自我,他们始终没有机会去碰触,因为考试不会考。

    分数和人格的发展绝对是两回事,知识完全不等于智慧,也完全没有办法转换成智慧。”

    蒋勋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么多门课程,从来没有一门课,会教我们如何“探索自我,寻找自我”。而我们的人生考卷,并不会像高考一样有参考答案。

    三大主演


    1.穿越时空,性格相异的前世今生


    2019年,会议室里,女主角黄雨萱正在听开发人员介绍一个APP:

    "各位,想像一下,此时此刻,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跟你完全没有血缘关系,却跟你长得一模一样,就像生存在另一个平行时空的自己,你会不会试着想要找到ta?"

    这个APP名为“寻找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借由这个名头,编剧也在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第一个伏笔。

    《想见你》视频截图

    黄雨萱为了见逝去的男友一面,从2019年穿越到了1998年的陈韵如身上。在另一个时空里,27岁心智相对成熟的她闯入了17岁忧郁少女陈韵如的生活。

    穿越到1998年的黄雨萱,第一反应就是:天啊,我以前是怎样的啊,也过得太压抑了吧。

    1998年的陈韵如,是一个内敛安静的模范生,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活的像个小透明。面对弟弟的不礼貌叱骂都一一隐忍,重男轻女的父母闹离婚,全然罔顾她的想法让她觉得自己随时会被抛弃。

    2019年的黄雨萱 1998年的陈韵如

    从2019年穿越回过去的黄雨萱,希望能找到人来帮助自己回到原来的世界。她将穿越的事情与陈韵如的舅舅一一道明,舅舅答应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她,同时也劝说黄雨萱:“希望你尽可能地扮演好陈韵如的角色,因为你现在所过的,不是你自己的人生,而是属于原来陈韵如的人生。

    这段对话其实也是编剧在前期埋下的第二个伏笔。因为我们是怎么样的人,是谁也无法扮演的,你只能是你自己。

    黄雨萱并不是没有把舅舅的话放在心上,一方面她害怕自己让陈韵如高考失利,还专门请莫俊杰帮忙补课。但另一方面,面对陈韵如的原生家庭问题和学校人际关系,黄雨萱在无意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改变了陈韵如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32号唱片行前的留影

    其实黄雨萱对陈韵如人生轨迹的改造过程,陈韵如并非不知情。当黄雨萱穿越到1998占据了陈韵如的身体,陈便退居二线窝在“心房”里看着一切发生却默不作声。

    魂穿而来的黄雨萱,的确给陈韵如一直以来“不得劲”的生活,带来了起色。顶着陈韵如皮囊的黄雨萱,做了陈韵如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压抑的感觉直接说出来,也不会畏惧他人的眼光勇敢表现自己······

    如果说陈韵如是背光的一面,那么黄雨萱就是向光的那一面。

    2.内向是内向者的保护色


    剧中的男二莫俊杰,是一个性格内向品学兼优的男生。他在身体上有残疾,从小没少被同学排斥嘲笑,戴上助听器仿佛戴上了一个被人耻笑的把柄。

    也正因为他有过相似的痛,所以他能“看得见”陈韵如,并对她所经历的困境感同身受。

    《想见你》视频截图

    他和陈韵如,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莫俊杰能被人接纳有一部分是因为运气,因为他更早地遇见李子维这个好朋友,是李子维的接纳给了莫俊杰力量。

    莫俊杰和陈韵如,更像是编剧放在剧中一组巧妙的对比,同样都是内向者,莫俊杰的身上有一种温柔和理解他人的温暖,因为他没有将自己锁闭在小小的世界里。

    而陈韵如之所以会受困其中,除了家庭环境,朋友关系,个人心态,主动性等方面的窘状,更糟糕的是,她选择了关闭所有的沟通渠道,不让自己出去,别人也无法进来。

    她的倾诉对象,只有自己的日记本。

    陈韵如的日记本

    3.如何从分裂走向自我的统一?

    在陈韵如的日记本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在遗憾的青春中渐渐凋零,我在失落的荒原中学会了哭泣,我在扮演自己的过程中丢弃了我自己。我在心里最深处那关着灯的房间,吟唱着只有自己才能拥抱自己的情歌。

    陈韵如对自己的认可太低,容易躲进自己的壳里顾影自怜。

    陈韵如

    她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扮演优秀生和好女儿这两个形象,是的,扮演。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勉强得到外界的认可,但是她并没有和外界建立起良性的交流,她期待别人认识她了解她,又害怕自己不被需要。

    因为黄雨萱的到来,陈韵如才了解到母亲为了家庭付出那么多,弟弟的乖戾叛逆不过是为了让父母看到相比之下更乖巧懂事的自己,连本来不喜欢她的男生李子维,也渐渐开始有了转变。

    如果模仿他人能够快速翻新自己的人生,那这样的捷径为什么要放弃呢?

    黄雨萱的出现,让陈韵如看到性格差异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大家对“陈韵如”态度的转变,是由黄雨萱促成的,那么夺回了身体的主动权之后,继续扮演黄雨萱,自己是不是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

    李子维

    然而,骗自己容易,骗别人却很难。

    陈韵如终究不是黄雨萱,即使长着一张相同的脸,但身体里装着的却是不同的灵魂。红色热情的黄雨萱与黑色内敛的陈韵如,二者从某种程度上看来是一种对立关系。

    夺回身体主动权的陈韵如,放下原先扮演的乖乖女,从发型打扮和语气行为一一照搬黄雨萱。为了能维持大家的认可,即使在扮演过程觉得违心别扭也强行坚持,可最后还是失败了。

    陈韵如

    违心扮演自己不擅长的黄雨萱,是因为陈韵如也渴望能得到大家的关爱和认可。但装成另一个人和成为另一个人,这两者间的差别实在太巨大了。17岁的陈韵如和27岁的黄雨萱,中间隔着重重时空,

    没有时间的沉淀和人生的历练,装,就失去了根基,无法长久维持

    复旦大学硕士导师梁永安说:“成长是作为一个分裂的人,最后如何能寻找到自己的统一性,寻找到自己真正的一种定向。成长一定要有点根基,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一点根基都没有去成长。”

    陈韵如被周遭的人否定

    从自卑自怜到自恨自残,陈韵如在众人的否定下走入了死胡同。

    陈韵如想自杀

    一个人要走向自己,中间一定是需要一段自我和解的缓冲地带,不是像极度戏剧性的违心模仿,不是厌弃自己彻底否定自己的过去。

    而是在跌跌撞撞与外界的每一次碰撞中,让自己更有勇气接受下一次挑战的来临,寻求属于自己的力量。

    所有看似便捷的小径,走到最后都会遇见“此路不通”的困境。

    4.自我认同,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人生有时候某些转变的发生是很轻微的,轻的像是针头掉落地上般的声响,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当事人来说,那却是很重很重的。

    处在高考压力和叛逆青春期的陈韵如,无法从学校和家庭得到需要的肯定和支持,更多情况下是选择把负面情绪往内心积压,而非自我消解。陈韵如书桌上那一排书籍,背后隐藏的是一个17岁女孩正在经历的困境。

    陈韵如书桌

    如何用文字去还原自己那些难以言说的苦闷、纠结、挣扎和不如意,是我学会开始认识自己的起点,就像

    陈韵如在日记上写下的那些感慨和忧思,这些秘密只在青春期才产生效用。等到长大后回头看,才理解当时在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看到陈韵如,就像是在看自己的过去。我一度很想把那些不好的回忆打包起来,像抛弃垃圾一样轻易丢掉该多好。对于过去愤恨的事情无法释怀,如同困在一个过期食品罐里,我的心被压缩在罐里一点点地糜烂下去……

    那是一段让人觉得很无力的沉溺,整个人反反复复,心里明知这样下去不行,但是潜意识里依旧被束缚着,裹足不前。到头来还是有可能会失望,而时间消逝不见了,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

    陈韵如走向崩溃

    说实话,青少年时期的我,也曾希望自己能成为黄雨萱。

    身边也有朋友就是黄雨萱的性格,我向往她们的恣意潇洒,羡慕她们的敢说敢为。但是现在,我不会这么想了,也可以说是和自己和解了。

    蒋勋先生说:“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在成长的过程中跋涉至今,我慢慢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自己当局者迷,有时候无法看清晰,无法给予自己肯定的信心。

    尝试从书本里文字里,向外扩展的边界里,挖掘自己的可塑性,多看看朋友眼中的“我”和自己所认为的“我”,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甚至有很多优点是被自己忽略的。

    困在心房的陈韵如

    说到底,我们和世界的距离,就在于内心对自我的期待。

    这部剧精心为我们打造了两个角色,由A面陈韵如到B面黄雨萱之间的距离,让我们了解到:

    一个人要学会自我认同,不是成为他者,不是按照别人眼中的要求标准去塑造自己,而是尝试开始真实地接纳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即使在异样的眼光里,也仍旧有拥抱自己的力量

    #我的青春画像,是½的陈韵如#


    如果不是陈韵如,我差点忘了过去那个灰头土脸的自己。

    因为看这部剧的关系,我鬼使神差去QQ空间翻了以前的日志。

    2012年的QQ日志

    自卑情绪跟了我很多年,刚开始我想逃离它,后来想对它动手,再后来发现自己深陷其中······直到我开始尝试与自己对话,才发现寻求外界的认可,是让自己走上了离“自我认可”越来越远的路。

    认识自己,就像在一张空白的纸上作画,我们所涂抹的每一笔都夹带着过去的痕迹,时疾时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结果,不在一开始落笔的位置,而在我们收笔的地方。

    结尾,释怀的陈韵如与莫俊杰站在学校阳台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by 余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和电视剧《想见你》视频截图


    →此文首发于公众号〖小小观影笔记本〗

    【在光影世界里观照内心,思考生活。】

    ⊂(˃̶͈̀ε ˂̶͈́ ⊂ )感谢你的每一个点赞❤️,让我更有动力坚持下去ʕ•͓͡•ʔ-̫͡-ʕ•̫͡•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见你》 | 如果不是陈韵如,我差点忘了过去那个灰头土脸的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od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