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 没有性魅力、没主见、懦弱……” | 为什么乖孩子都没有好下场

“ 没有性魅力、没主见、懦弱……” | 为什么乖孩子都没有好下场

作者: 重庆麓沁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0-07-13 09:38 被阅读0次

01

“乖”孩子没有性魅力,很难被异性喜欢。

有次,和一个男性朋友聊到小时候看的电影《天鹅湖》,虽然白天鹅更善良更高尚,但他更喜欢那个坏坏的黑天鹅,因为更有魅力。

他说,“要不说那是童话呢!现实生活中谁会喜欢无趣又木讷的白天鹅。”

这让我想到有段时间被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为什么人们都更喜欢坏女人和坏男人

因为“坏”孩子比“乖”孩子更加充满生命力和活力,所以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喜欢。

所以,金庸笔下最招人喜欢的女性角色,往往都是“妖女”

黄蓉、殷素素、赵敏、任盈盈,除去她们美丽动人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们的性格,她们从不避讳自己的欲望,不压抑自己的情感,拎得清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她们精神独立,肆意,敢爱敢恨……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很“爽”。一旦她们出现了,就是世间极具吸引力的存在。

02

武志红说,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欲望和声音,人就剩下一个空架子,人的活力也没有了。

我的朋友玲是父母和旁人眼中的“乖孩子”,长得恬静漂亮,工作家庭都算不错,但成年后她的恋爱却非常不顺。她想不通,为什么在恋爱里她对对方明明都很好,却总是避免不了被分手的命运。

因为每次恋爱里,她总是很“乖”,竭尽全力讨好对方,最终换来的却都是轻视或抛弃。一个人讨好的样子,既缺少个性又缺乏魅力。也许对方想要的,是一个真实有活力的女性,而不是压抑真实自我,只会讨好他人的女性。

毕竟,一个毫无自我的“乖孩子”,除了顺从和乖巧以外,实在是毫无其他闪光点。

03

“乖”孩子没有攻击性,总成为被欺负的“软”蛋。

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外在表现是:敢于竞争、敢于挑战、敢于成功、敢于突破;而被压住的生命力的表现是:害怕冲突、自卑软弱、逃避责任、墨守成规。

之前网上有一个视频看得人揪心:

南京地铁上,一中年男子给老人让座后,开始质问旁边一位十七岁男孩,为什么不让座。

男子叫嚣声称:“我比你大。”“让你跷二郎腿,脚尖还对着我!”接着,朝男孩胸口猛踹。

看到男孩在暴力言行面前,不还口、不还手、不求助,乖乖坐着的样子,真是让人又心疼,又气愤!

他这一脚,引起众人指责:“他也买票了,他凭什么一定要让座?”“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不要搞道德绑架!”

这位男子见引发了众怒,便跟被踹男孩道了歉。

有乘客拍下视频,给男孩并鼓励他报警,然而男孩最终没有报警。

很难想象,一个十七八岁正值血性的男生,在面对欺凌时,一句话都没有,乖乖地坐在椅子上,逆来顺受,让人看了既心疼又恨其不争。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有礼貌,要谦让,要乖,最后却把他教育成一个“不惹麻烦”的人,压抑他的攻击性,硬生生拔掉了自我保护的“獠牙”。

04

乖孩子的“逆商”很低,受不了什么大挫折。

总是以乖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犯错误、形成是非观念的机会。

这样的孩子没有独立意识,无法对自己的生活形成决策,也不敢承担责任,往往也难以拥有强大的心灵,可能一件小事就足以击溃他们内心的防线。

2019年4月,江苏警方发出一则让人痛心的通报:一名9岁的男孩,因为打碎了学校玻璃,害怕被责罚所以在家中跳楼自杀了。

小男孩在跳楼前留下了几行遗书,短短几句话,让人心疼又唏嘘。

龙应台说:中国父母育儿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干预太多、问询太多、包办代替太多,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太少。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使生理上长成为大人,但他时刻都需要一根可以时刻搀扶依靠的“拐杖”。

孩子失去了自我表达的欲望,顺从地按照成人的意愿生活,当问题真正来临时往往会不知所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选择逃避遮掩,因为害怕失去在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形象,甚至以“自杀”来逃避被责罚。

05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乖孩子”是不是一种教育的悲剧?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

我一直都很乖,不打架,不谈情,不晚回家。

我一直都很乖,乖乖学习,乖乖看书。

别人对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文静,淡漠。

乖了那么多年的我,忽然觉得有些悲哀。

青春这样有活力的时候,我却沉稳的可怕。

学校的孩子的共同话题,我从来都插不进去嘴。

别人激情四射的舞动青春,我淡淡的站在台下看。

妈妈说,青春应该是8,9点钟的太阳,你却是晚上7,8点钟的月亮。

我对自己说,我要做一个活泼可爱外向的女孩。可惜在精致的伪装也抵不过时间的流水冲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褪去了那活泼天真的外壳,露出淡漠的本质。伪装太累,还是这样好了。

我融入不了他们的群体,他们讨论的明星我一点也不感兴趣,对于爱情我也迷茫。

记得在微博上转过一句话:如果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思前想后;如果走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果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怕将来的自己后悔....那么,要青春做什么。

呵呵,这样说来青春对我真没什么用。

我想,我的青春便是一列火车,规规矩矩的压过固定的轨道,而后到达终点站,窗外的风景,再美,与我无关。

……

这是我很乖很乖时写的,现在看一遍仍能感觉到当时的各种负面情绪。

这段话,不知道写出了多少“乖小孩”的心声,他们明明从小就被父母折断了翅膀,却还要被要求飞翔。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多小时候的乖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形态里,满足他人的意愿,获得他人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而往往会忽视自己内心的建设,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长此以往会导致内心的压抑。

被压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遭受到人际关系上的困扰,性格会特别敏感、软弱,甚至在和他人交往时,从来不敢拒绝。

06

对孩子最有害的三句话:“孩子你真乖”、“孩子你真听话”、“孩子你真懂事”。

“听话”一直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最高赞赏,他们总是习惯居高临下地指着孩子说:

“不听话就是逆子!

“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

心理学发现,孩子的成长中有一种违抗性突破地需求。在这个时期中,个体一方面希望自主、独立,另一方面又希望依赖。比如不愿别人动他的玩具、打坏东西、在墙上涂鸦、踢球弄脏衣服等等。

但此时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乖孩子要懂得分享”、“怎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不能乱涂乱画”……那么孩子久而久之就会放弃那些小试探,慢慢被规训成父母想要的模样。

父母觉得终于收获了一个“乖”孩子,但其实有些东西正在被隐藏,因为孩子本身弱小,在父母的意愿面前,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用“乖”来取悦父母。

而这些隐藏的、失去的都是生命的力量。

这让我不禁想到小时候学的课文《孔融让梨》,出于人性的真实需求,都会想要那个更大的梨吧,但只有4岁的孔融却思前想后了那么久,最后选了一个最小的梨,他是真的不想要那个更大的梨吗?还是知道选那个小梨可以收到大人的赞赏?

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问我:“想要吃吗?”

我摇摇头说,“不想。”

奶奶满意了,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但其实从心底来讲,小小的我,其实是想吃那些糖果的。但因为奶奶之前告诉过我,爱吃零食的不是乖小孩,所以我下意识选择了不要。

可我发现,在这样压抑真实自我需求长大下的自己,更容易陷入迷茫和焦虑,因为我们会发现除了父母的需求外,自己并不知道真正想做什么,喜欢什么。

07

很多家长之所以喜欢“乖”孩子,是因为在养育上可以偷懒、方便。

一些父母工作生活很忙,自身都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那么,一个“乖”(不给他找麻烦的)孩子,自然会减轻不少负担。

还有些父母,则是把孩子当成情绪的发泄桶,在社会中遭受了挫折,就想通过支配孩子来获得权力感和掌控感,来弥补自身的缺憾。

又或者是父母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如果不够顺从就会在社会上吃亏。

最后往往只会导致两种结果:

一个是积蓄力量。等到压抑到了极限,无法再压抑下去,就来个大的爆发和反抗。比如,一些乖孩子会时不时突然生气,却又找不到具体原因;

或者表面上和父母没有冲突和矛盾,但一同父母说话就感到烦躁。这都是他们潜意识里对父母感到不满,而无意识表现出来的行为。

另一个则是抑郁,丧失了反抗能力的人,会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可能会通过自残的形式来发泄出来。

可笑的是,“乖”却变成了很多父母互相炫耀的事情,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听话的孩子,自己的生活会过得简单很多。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儿女。”

当你把他们对生命的渴望都堵死了时候,他们也就没有生命力了。

08

我们在这里说避免培养一个“乖孩子”,并不是说要娇惯出一个“熊孩子”。

这个社会需要的“乖孩子”,是通过父母的解释,经过自己的判断,觉得父母说的对,才执行父母的命令。可惜很多父母以为的“乖孩子”,是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懒得解释,没那个耐心。

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

A妈妈:你这样不乖,大家就不喜欢你了。

B妈妈:有人在休息,不能造成噪音 / 有人在打电话,吵闹会影响别人 / ……

于是,两个妈妈的孩子都很“乖”,但A妈妈的孩子,更在意别人是不是喜欢自己,渐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B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发自内心的为他人着想。

父母应该为孩子指引一个方向,设置一个规则,规则之内给予充分的自由,让孩子有机会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能够承担选择的后果。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你的复制品,让他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逐渐变成了父母意志的产物。

伍绮诗说:“真正的长大,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有自己喜欢的风景,有自己喜欢的姑娘和男孩,有自己喜欢的憧憬,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有自己喜欢的食物。

而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去迎合与讨好。

本文作者:Donna

该文章为重庆麓沁心理原创,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麓沁心理:重庆专业的心理机构,陪你拨开心灵迷雾,向内生长。

相关文章

  • “ 没有性魅力、没主见、懦弱……” | 为什么乖孩子都没有好下场

    01 “乖”孩子没有性魅力,很难被异性喜欢。 有次,和一个男性朋友聊到小时候看的电影《天鹅湖》,虽然白天鹅更善良更...

  • 疫情在即,可用上乖“孩子”了

    疫情在即,你不会做什么,呆在家做个“乖孩子”不好吗? 这两年,人们突然反驳开“听话的孩子”、“乖孩子”不好,没主见...

  • 没主见

    飞哥说我没主见,这确实是,我得变得有主见

  • 没主见

    芳姐用心良苦,一直想让我找回以前的样子,有想法,有承担,凡事不依赖。 可惜我不争气,总是忘记,忘记自己要做什么,就...

  • 没主见

    好几个算卦的都说我是个听话的闺女,时间久了也就明白过来了这是在说我没主见。 看了不少穿越、重生小说,反思一下自己的...

  • 没有态度

    发现自己对什么事都没有态度,这样可以,那样也行。 可以说我是胆小懦弱,不敢表达,也可以说我是没主见。 今天突然觉得...

  • 三十、四十、五十…

    终于… 我们吵架了… 越是上了年纪,越是见不得你一副懦弱的样子。 没主见,没目标,没责任心… 浑浑沌沌的混日子的你...

  • 我没主见

    我是一个很没有主见的人,这一点是我很早就知道的。我是一个很会为别人考虑的人,甚至可以为了别人而忽略自己,这一点我也...

  • 没主见的人

    买贝不买贝?点广告不点广告?报课不报课?回家不回家?找工作不找工作?做直播不做直播......我究竟听谁的.......

  • 我一直不被喜爱

    我不善良,不坚强,不勇敢,不孝顺,没主见,没力量,势利也功利,欺软怕硬,人丑又不爱读书,笨还不勤奋,懦弱也无反抗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没有性魅力、没主见、懦弱……” | 为什么乖孩子都没有好下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oo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