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实践以后发现,脑子里想象的画面和现实中站在面前看见的画面很不一样。
儿子上中学了,去了一所传闻中好的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一个新开发的地段,现如今还没有毕业生,只是听说是一所我们城市非常好的一所公办中学的下属学校。
这个校址因为是在一个新开发的地段,完全没有概念,我查了百度地图,想看看其周围有没有我去过的地方,以此为标志,现场找就能有参照了。我一番查找,终于找到是我们平常去某个乡镇农家乐必经之路的附近,在地图上看,应该是不远,我还庆幸地发现,我们城市二环路就经过一个刚建立起来的小区,而这所学校就在这个小区附近。这个小区每次我们开车从二环路的高架桥上过,都能很清楚地看见。
有了这两个熟悉的标志,我自以为能很轻易找到,在大脑中早已联想出了一幅图画,同时怎么走的路线都已经画好。我知道,只要我站在某条路上,即使是走路,都能很容易地走到学校大门口。
一旦知道了路线,自以为容易找到的地点,人肯定会放松紧迫感,我就是如此。
终于到了报道的日期,老婆和我也差不多,只有等到了当天才会想起来要去找这个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地方。
因为疫情,报道只需要家长交材料就好。家到学校本来也不远,只是因为是新开发地段,又是在城市边缘,地图上标注清晰也是近两年的事。前几年只有几条柏油马路经过那片地区,空旷的地面上是一些城中村。
我是相当有自信的,因为早已在脑中描绘了去那里的路线,和老婆扫了两张共享单车就去了。在我想象中,应该就是在那片汽车销售4S店群和二环路交接处再往北走,直到那个我熟悉的去农家乐的马路,往左转就到了。
我还在某天开车小高架桥的时候,刻意注意了哪个路口进去比较近。报道这天我信心满满,带着老婆就骑着车进入了这个路口。
还好,我进去没有多久就看见了学校教学楼的身影,照着那个方向走,没有多远就到了。绕着学校走了半圈,找到了大门,进去交完材料出来。
本以为一切就这么结束了,原路返回就好。可是,在学校周围建了许多新小区,把学校团团围住。那么被划分出来的街区就有新出现很多,显然我走的那条路就不是最优选择。
然后,在老婆的提议下,我们走了一条新路,连名字都没有。只是这条路过去的方向,可以看见二环路的高架桥。
走了一小段,我们就站在了高架桥的下方。左右看看周围环境,才发现,不远的地方就是我们经常走的高架桥下桥的那个口,桥下面是我刚提到的汽车销售4S店,我们刚刚绕过来的路口还没看见,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绕了远路。
刚看见的高架桥是二环路的一个分叉,去的方向是出城以后北边的其他城市,刚建起来没几年,连路面规划都还没有做好,高架桥下几个路口连红绿灯都没有。
不由得我抓抓头,草率了。第一次去学校至少也花了半个小时,回来二十分钟内就到家。脑袋里的画面着实不靠谱,用腿来测量才扎实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