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应用从贴标签到撕名牌再到变形记,熟练使用“三步走”模式,对每个人来说时间是有差异的,甚至阶段性也是可以跳跃的。就像我,依然会习惯性地定义别人,但开始试着调用DISC的各种特质去应对不同的事情以及一件事情进行过程中的各阶段。
譬如练琴这件事儿。
事实上,成人练琴也像翻转课堂一样。
课前自己听、看大家的演奏,自己摸索着熟悉琴弦和曲调;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解决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后再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有没有很熟悉,像我们基础课要听三遍的流程。
一节课从课前到课后每个阶段调用不同的特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约课时要用C,确定老师的档期安排,确定自己的时间安排,要给自己留一定的富裕时间,尤其是工作日约课,一定要留足够的时间应对帝都的traffic jam。
课前准备要用D,明确即将上课的内容,去摸索练习,不给懒惰和拖延找借口。
上课时I要够合作,积极和老师沟通曲子的重点、难点部分,可以和老师分享练琴时的小确幸,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毕竟,我学琴不是为了考学,更多是自娱自乐,开心最重要。
课后练琴时S要足够高,耐下心,坐的住,不急不躁,慢慢来。告诉自己:不争朝夕,只求心怡。这点最要紧,毕竟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老师也一直在要求,慢一点儿、慢一点儿。
两节课,两首改编过的曲子,三个指法。
一切刚刚开始,DISC如影随形。
期待蜕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