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若宝学琴,老师检查上周留下的几个曲子,弹得很不熟练,这也是若宝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坐在旁边的我,有些不好意思,有不好交差的尴尬。反思一下,这好像跟我们有很大的关系。以前若宝练琴的时候,我都会在旁边督促,毕竟小孩子还没有养成坚持做事的习惯。所以每次来上课,表现还是很好的。
上周开始我就没有跟练了,到家早一点,也只是提醒她弹琴,让她一个人弹。有时我不在家没提醒时,她就有可能忘了。所以导致这周来学琴时很陌生。
这件事也给我敲响了警钟:6、7岁的孩子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可塑性很强。但小孩也是特别敏感的,大人稍一松弛,她就能敏锐的感受出来,潜在的以为父母不重视了,就马上有一种懒的意识上来了。
可见,这个时候孩子的习惯需要父母给予重视,未来才会轻松。要不现在偷的懒,就会成为以后学习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坑。“偷懒”是孩子的天性。普通孩子从被动到主动学习,都有一个过程,离不开父母在背后默默的督促和付出。
“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始,如果给孩子太多学习上的自由,让孩子丧失对学习的重视,其实是很不负责的。”
闻之汗颜,在养育孩子这条路上有时还暗地自诩表现很好,看来并没有真正用心。有时候为了省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
好的习惯才是一个孩子终身发展的根基,教育这件事,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也没有一种能力,仅仅是天赋使然。
还好,今天全程陪同若宝练琴,让我及时明白,及时止损。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以后在养育孩子这条路上,督促孩子这件事千万可不敢怠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