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公司和项目实现低成本的拉新和引流?近年来的“拼团大战”、“砍价大战”其实就是引流大战,“社交裂变”已经帮市场人员找到答案,以利益为驱动,把用户的社交关系变成传播的媒介,让用户传播产品。

社交裂变这个概念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发展到今天,社交裂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团购、红包——社交裂变的雏形
在前互联网时代,团购已经出现在生活中,一个产品100元,邀请两个人来购买就是80元,邀请三个人来购买就是60元。商家让给顾客一部分优惠,顾客为了获得优惠,会鼓励自己的好友来购买,只不过那个时代人的社交圈子有限,传播的渠道也有限。这就是社交裂变的雏型。
到了PC时代,人们有了QQ,微博这些社交工具,线上出现了各种团购网站,商品页上有一个原价,一个优惠价,还有一个进度条,当凑够一定人数进度条满了之后,团购价才可以实现。不少人会将页面在社交网络上发给身边的朋友,以实现低价购买,传播平台增加,引流效率提高。

2014年1月17日,微信红包诞生了。腾讯一个小团队两个星期内做了一个H5网页应用,然后投放到市场上,微信支付开始抢占市场,传统的红包模式已经被颠覆,各个年龄段,各个地区的用户都可以加入抢红包大战,这为社交裂变的爆发奠定了基础。滴滴,快的等汽车出行软件补贴红包抢占乘客和司机的市场份额,对有的用户来讲,打一次车的费用,少于坐一次地铁的费用。不过在用户养成用打车软件的习惯以后,红包越来越少,美团和大众点评开始红包大战,大部分裂变都是用红包,拼团等方式,下一个阶段社交裂变的运用开始向分销模式靠拢。

分销模式——社交裂变的发展方向
移动互联网又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时候,出现了拼多多这类的平台,以低价为标签,覆盖了中国三四线城市。对于这些用户来讲,以出让利益的方式助推用户分享各种链接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老铁,帮我点个赞转发一下砍价呗!”,各种朋友让你帮忙砍价或者是直接注册你就可以分成。邀请一位用户,一旦用户注册成功,邀请者就获得现金奖励。一级分销获得收益,分享链接,图片只是为了获益。
前段时间朋友圈大火的连咖啡都是基于都是基于“福袋”这一核心产品,操作方式如下:好友通过福袋关注连咖啡,被关注用户可获得0.05杯成长咖啡,好友通过福袋下单,前三单都将获得0.1杯成长咖啡,成长咖啡累计满1杯即可兑换整杯咖啡。这种激励方式给连咖啡带来了爆发式的用户增长,几乎没有任何外部付费推广,核心用户数已经达到200多万。

显然,连咖啡、拼多多这种企业明确定位,通过网络社群的技术力量,配合吸引人的激励机制,在社群中实现裂变传播,把一批喜欢参与活动、喜欢同一个品牌的用户连接起来,变成自己产品的忠实用户。
“芸券”——传统商业社交裂变的新模式
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芸券”开始颠覆传统优惠券商业模式。在用户层面:当券友A分享优惠券给B,A会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金;当A分享优惠券给B,B又把优惠券分享给C,B和A都会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金。如此延续,一级分销,二级分销,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在商户层面:平台上的商户覆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用户在交换得到自己需要优惠券的同时,会用优惠券去商家购买,商家的用户数增加,社交网络是裂变天然的土壤,使裂变更加低成本,更加高效率。

芸券平台同时服务商家和用户,芸券把传统企业给广告媒介的费用直接让给用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担任消费者,更是一个传播者的标签。对于商家来说,是非常有效的精准引流方式,将带来巨大盈利商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