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然而无论是景还是情——清迈甚好。
从曼谷转机到清迈已经是晚上七点,负责人载着我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一直好奇地盯着窗外。路过的护城河,古城边的热闹,温暖的灯光,小城的温度……这些是清迈给我的第一印象。
晚上九点抵达homesaty,女主人 P'fon 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女主的房屋是泰北传统民居——吊脚楼,围绕在丛林周边。放眼望去,俯瞰稻田和林间,有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宁静致远。
这一切让每逢假期会去老家避暑的我感到格外的熟悉。这温暖来得很格外,却一点也不意外。
第二天,志愿者来到当地的一所学校内熟悉环境,学校从幼儿园到9年级,一共200位学生,每个年级一个班。据说学校是由一位日本人在2003年赞助修建的。
由于大学期间我时常做 English tutor,所以准备起教案来很轻松,先设定一个教学目标,涵盖课堂教授重点句型、单词等...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教具、卡片等,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不是很熟悉教案准备的同学可以去沪江网等查询资料。
熟悉完学校环境之后,我被分配去给三年级的学生授课。刚踏进教室,孩子们还自顾自地玩耍。当我拿出了教具,所有的目光便被吸引过来。我还特别准备了一些糖果类小礼物,表现良好的孩子在课程最后即可获得,于是整堂课程中,学生们都积极认真,特别活跃,有一个叫Kingman的小男生,反应迅速、回答积极,带动了课堂气氛,还成为了我的“小帮手”。
部分志愿者也会分去教7-9年级的学生,年级成熟的孩子,需要更多有用的知识,你可以教他们唐诗宋词、绕口令等,如果你有什么特定的特长,比如弹吉他、了解天文知识,更能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课后男孩们喜欢去踢足球,女孩子则凑在一边玩耍,时不时也一起打打排球。他们总是喜欢邀请志愿者们一起玩耍,对志愿者抱有足够的热情。
上课时间是早上8:30到下午4:00,课程安排得比较满。志愿者们可以做完志愿服务后到清迈小驻两日。
清迈,这座有故事的小城,有邓丽君最后的清白脸庞,有介乎文艺与诗意之间的古城,一切都慢得不可思议,它的纯朴悠闲令人流连忘返。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寺庙和佛堂,弥漫着洁净、和善的气息。她是安静的,没有消磨时间的温柔海滩,没有疯狂血拼的豪华商场,有的只是近乎于凝固的时间和让人心情无比舒爽的安静。
清迈古城是来到清迈必去的地方,庙宇、夜市都集中在那里。清迈古城建于1296年,是由褐红色砖块砌起的城墙围起一个两米左右高的正方形。可惜大部分建筑都在岁月的更迭中消失了。现在留下最完整的一座城门是东边城墙的塔佩门。
塔佩门面前有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上有很多鸽子,红墙配蓝天,清晨或黄昏人较少时十分美丽,机具沧桑感。
穿越塔佩门,往古城内走,便可到达古城内著名寺庙——契迪龙寺。
契迪龙寺又称大佛塔寺,始建于1411年,是清迈市内六大寺庙中最大的寺庙,与帕辛寺同为清迈等级最高的寺庙。
一眼望去,契迪龙寺颇有历史气味。据说寺内的大佛塔在 1545 年的地震中坍塌,露出了佛塔内的佛像金身。随着时间推移,没有人记得佛塔原来的模样,于是只能维持现状。古佛塔三面皆为斜坡,只有一面有楼梯,但也被禁止进入。
清迈有大大小小的寺庙三百多座,每一座寺庙都有僧侣学校,自然僧侣众多。在东南亚国家,出家为僧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僧人会得到很高的尊重。
提起清迈的文艺小清新,必然会提到宁曼路。宁曼路位于古城和清迈大学之间,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地方。走在路上,最自在的是巷弄里不经意遇见的那些闲趣、美食或杂货。这些路边小店,总让人不由地遐想,里面藏着什么,也许这就是这座小城的清新魅力。
宁曼路严格意义上不是一条路,它只是一条主干道,主干道的左右还有很多小支路,里边藏着很多小资的cafe,酒吧。
宁曼路除了逛的,自然也少不了各种美食,有正宗泰北菜、泰式融合料理、小巷里的趣味小吃,文艺范儿的咖啡馆、甜品店不计其数,网上有很多美食推荐,这里就不赘述啦~
清迈夜间动物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夜间动物园之一,称它为夜间动物园,自然是要你在夜间寻访的。
夜幕降临,你会乘坐动物园观光大巴,每到一个动物栖息点,都会减速或停下,配合着讲解员的介绍,“啪” 地打开一盏夜色中刺眼的灯光,投射向道路两旁正坐在睡觉或吃草的动物。
由于光线来得太突然,你能看到的动物,要么惊呆状地盯着你;要么习以为常地背着身睡觉。有些被放养的动物,比如长颈鹿、斑马、羚羊等,会到你面“讨要”食物。动物园还分为野生区,老虎狮子等就只能远观了,如果你有兴趣,夜晚到公园里玩玩是不错的体验。
清迈,还有很多寺庙可以寻访,还有很多美食可以满足吃货的味蕾。这一个善良而温暖的小城,就想邓丽君唱的那样: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
整理 | 二千、小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