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校园文学想法读书
精彩纷呈宋王朝(第四部,第十七章,第十节)

精彩纷呈宋王朝(第四部,第十七章,第十节)

作者: 司马吹风 | 来源:发表于2022-11-16 06:20 被阅读0次

              第十七章 浑浑噩噩十年君

                        第十节 破襄樊

    二张入襄阳,虽然产生震动,但最终归于失败,京湖置制使李庭芝向朝廷提议用“反间计”,授予刘整为卢龙节度使,封燕郡王。朝廷认为是良策,命李庭芝实施。

    李庭芝派遣永宁一位和尚携带节度使任命书、郡王金印、牙符及亲笔书信,欲潜入元军大营找刘整,结果这和尚办事不牢靠,被元军抓获。但是,我们也要反过来思维,既然是“反间计”,和尚也有可能是故意暴露,以期引起元朝皇帝忽必烈怀疑。

    果然,忽必烈接报,命大臣张易、姚枢审问。刘整连忙从襄阳赶赴大都(北京)见忽必烈道:“这是宋朝害怕臣在襄阳用兵,故意设计杀臣罢了!此事臣并不知情!”忽必烈很大度,不仅不怀疑刘整,反而赏赐他,并让他迅速回襄阳指挥作战。

    忽必烈处理刘整事件可以看出,大元为何能够灭南宋,除了双方的将领不是一个等量级别外,双方最高统帅的领导水平更有天囊之别。

    忽必烈睿智得可怕,赵禥则弱智得可怜!双方交战前,其实胜负已经格外分明了!

    两军交战,用“反间计”实属正常。两年前即公元1270年,忽必烈也曾命大臣宋衜写信劝降吕文焕,信中道:“足下在吕氏族中,最才最贤,(宋廷)必将易置腹心,尺书见召,鱼脱于渊,其祸不可测也。”以此离间吕文焕与南宋朝廷。吕文焕不屑一顾,但吕文焕此时不屑一顾,并不等于永远不屑一顾!彼时,大哥吕文德尸骨未寒;朝廷救援不断;襄阳城坚粮足;防御体系中有樊城为犄角;自己位高权重;种种原因结合,吕文焕看得到活命的希望,对元军的劝降,还能做到不屑一顾,但如果形势有翻天覆地的改变呢?

    到公元1273年,这是襄阳、樊城被围的第六年。此时襄阳城内物资紧缺,对外联系完全被断绝,援兵迟迟不来,吕文焕捍御应酬,备殚心力。粮食虽可支应,而衣装、柴薪断绝。吕文焕命士卒撤屋为薪,搓麻为衣,每次巡城,南望恸哭,吕文焕已经到了心理极限。他之所以没有主动投降,只不过差了一个外部因素,很快,外因即来了。

    正月,元军先对樊城发起总攻。早年宋军修筑襄阳、樊城时,汉水夹在两城之间,襄阳在汉水南,樊城在汉水北。围城后,为加强两城联络,吕文焕命军在汉水江面上修建了坚固的浮桥,以便相互援救。

    元军进攻樊城不久,张弘范肘部为流箭所中,带伤来见元军主帅阿术,进言道:“襄阳、樊城用浮桥联通,我们步军攻樊城,襄阳水师来援;攻襄阳,樊城来援。如果截断江面浮桥,水路夹攻樊城,樊城破则襄阳不保!”

    阿术醍醐灌顶,立即命一军拦截汉江,又命熟悉水性的士兵潜入水中,断木沉索,烧毁浮桥,切断两城联系。水陆夹攻樊城。刘整督战舰径趋城下,汉军都元帅阿里海牙挥军焚城栅,用回回炮摧毁樊城角楼,打开缺口,攻入城内,樊城被攻陷。

    樊城守将统制牛富率勇士坚持巷战。寡不敌众,投火殉国。偏将王福见牛富死,赞叹道:“将军死国事,我岂能独生?”也投火而死!

    元军攻破樊城后,都元帅阿里海牙移回回炮轰击襄阳,其中一炮轰中襄阳谯楼,声如震雷,惊天动地!城中守军从未见过火炮有如此威力,不由大乱,开始有将士翻城投降。

    刘整以前曾独自骑马到襄阳城下劝降吕文焕,被吕文焕埋伏弓弩射中受伤,因铠甲坚固,得以不死。刘整因此极恨吕文焕,主张毁灭襄阳城,俘虏吕文焕报一箭之仇。

    都元帅阿里海牙不同意,认为吕文焕可以招降。阿里海牙亲自到襄阳城下,宣忽必烈诏令,劝降吕文焕道:“将军守孤城已五年,如今鸟飞路绝,我主(忽必烈)赞赏将军能忠于国事。如果来降,必尊官重赐,决不仇恨你而置你于死地!”此次,吕文焕没有伏击阿里海牙,而是默默听着,盘算着,没有答复。

    阿里海牙退回后,元朝襄阳行省郎中张庭珍主动请缨,赶到襄阳南门,喊吕文焕道:“我大军攻无不克,你孤城路绝,外无一兵援救,却欲以死守求虚名,把襄阳城军民置于何地?你该早些下决心啊!”张庭珍的喊话起了一定作用,吕文焕帐前偏将田世英、曹彪抓了上司总管武荣,出城投降元军,吕文焕这次有反应了,派一位杨姓都统来元军大营回复说想投降,实际是心中不托底。

    阿术随即派人进襄阳,此次,吕文焕好酒好肉地接待了元军使者。使者对吕文焕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当前形势。劝吕文焕投降。吕文焕对眼前战局本来一目了然,哪里有心听使者废话?他所关心的是,投降后能不能保证自身安全!因此不置可否。

    元军使者回来后,阿术再次派员入城,传达元朝优待吕文焕的意思,让吕文焕宽心。吕文焕始终不下最终决心,不下决心,自然是不放心。

    最后,阿里海牙决定进城和吕文焕当面谈判,为了打消吕文焕的疑虑,阿里海牙折箭为誓担保,蒙古人信誉杠杠的,至此吕文焕彻底相信!1273年二月二十四日,吕文焕和儿子出城投降,归顺元朝。

    为期六年的襄阳之战,以南宋的失败告终!襄阳失守,对南宋有重大意义,学者一般认为,正因为襄阳的失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但是,笔者颇不以为然。

    喜欢读史的读者大概会注意到,但凡有名的战争,最后结论都是说该地地理位置如何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但中国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真的太多了。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因为哪座城池失守而导致国家灭亡的先例!除非该城是京师,京师失,皇帝迁都了,国家朝廷仍然在,仍未灭亡。所以说,因为一城之失而导致一国灭亡,纯属无稽之谈!

    就南宋而言,襄阳地理位置固然重要,但失襄阳并非失天下,南宋的天然屏障不是在襄阳,而是在长江,所以鄂州(湖北武昌),黄州(湖北黄冈)、安庆、建康、扬州等沿江重镇才是重中之重。但是为什么襄阳失守,后面元军摧枯拉朽,南宋其他各城基本是溃不成军、毫无抵抗之力呢?这是因为,吕文焕的无耻投降,元朝对他的无限厚待,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后来镇守各地的吕氏家族将领,除了吕文信,其他如夏贵、范文虎、吕文福等等基本都投降了!

    其他没有民族气节的将领,看到吕文焕抗战六年都可以撕下脸皮投降,我为什么不可以?看到吕文焕和元军对抗了六年都获得重用,我没有伤害元军,我不是更可以投降?襄阳之败后,投降者多如牛毛,为朝廷死节者寥寥无几,这才是南宋快速灭亡的原因所在!

    佐料:关于“回回炮”,《元史》有记载。

    《元史·世祖本纪》说“回回亦思马因创作‘巨石炮’”。《亦思马因传》说,巨石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

    襄阳、樊城破,《宋史》记载了两位比较著名的死节者。一位是牛富,樊城陷落,牛富率一百多敢死队员进行巷战,元兵死伤着甚多。牛富等渴了饮血水,转战多处,恰遇樊城居民烧街道阻敌,牛富此时身受重伤,不能支持,被元军擒获。牛富不想受辱,几次用头撞战楼内石柱不死,后趁乱投火而殁。

    另一位是范天顺,协助吕文焕守襄阳,闻吕文焕投降,仰天长叹道:“我生为宋臣,死为宋鬼!”说完在驻地自缢而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彩纷呈宋王朝(第四部,第十七章,第十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up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