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一年好时节。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我总爱讲授这首禅诗。外语教学中,能遇到这样字汇极简却极富文化内涵的语料,着实难得。
这是一首宋代禅诗,无门慧开禅师在诗中表达的禅意,要给东方文化背景的人解释清楚都觉得困难,更别说跟中文作为外语的学习者讲解了。
风、花、雪、月,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内心想看到的。心若欢喜,看什么都觉得美好,心若哀愁,即便百花盛开,我们也不见其美。
诗中表达的“意识决定存在”,与明代学者王阳明宣扬的"我思故我在",两者颇为相似。为呈现其相似之处,我们来读一读下面这段史料。
一次阳明先生携友出游,朋友问:“您常说心外无物,天下万物都受您心的控制。您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是您的心能控制的吗?难道您的心让它开,它才开,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阳明先生解释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通俗来讲,阳明先生大概是说:当我们看到这朵花时,这朵花便走进我们的意识,对我们而言,这朵花才存在;当我们没看见这朵花时,这朵花便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是我们不知道的,即不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