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拴哪只羊
文/赵元波
午饭后,天气凉了下来,一个小孩子牵着羊到村头的草地上放牧。羊不多,也就两只,一只母羊,一只小羊羔,是一对母子,小羊羔刚出生不久,还在吃奶。
母羊的头上拴了根绳子,小孩子手里拽紧了绳子,以此来管束住母羊和小羊羔。来到草地上,活动范围大了,小羊羔太活泼了,趁母羊不注意,一溜烟儿就跑远了。母羊见小羊羔跑远了,就咩咩地叫着,挣紧了绳子要去追小羊羔。小孩子哪里挣得赢母羊,眼睁睁地看着母羊拖着绳子追小羊羔去了,不由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恰好一位老人走了过来,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对小孩子说:“别哭,我来帮你想个办法,让小羊羔不再调皮。”
于是,老人追了过去,把母羊头上的绳子解开,拴在了小羊羔头上交给孩子。小羊羔没有多大的劲儿,小孩子管束起来就容易多了。孩子走到哪儿,就把小羊羔牵到哪儿,母羊呢,也就跟在后面。
说来也怪,自从把绳子拴在了小羊羔头上后,小孩子再也不用发愁自己管束不住这两只羊了。
改变一下做事的方式,就能变被动为主动,让问题得到迎刃而解的同时让自己也变得轻松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