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挺新鲜的,不过细细想来,自己也在有意无意的进行转化的实践。
1.看别人的广告或者是开班文案
我有关注好几个大号,并且基本推文我都会看,特别是对于做的比较好的同行,他们的文案我都会拿来跟自己的对比。看着看着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原来我这里少了什么什么,那我可得加上。
春节期间跟机构合作,我的原始文案到了他们小编手里就会变成另外一番模样,也让我刷新了认知,原来可以变得更漂亮,版式设计改变一下重点会更突出。
漫长的假期,让我把自己几乎所有的线下课程都重新打造,并且进行了升级,变成了适合直播的产品链条。很多直播都生成了回放,我已经把这些回放变成了视频课,以较低价格在平台上出售,但是最近又忙又懒,所以并没有过多宣传这些视频课程。今天这个话题启发了我,所以要挑好的时间段,在朋友圈或者是什么平台上去发广告,可以单品卖也可以打包出售。
2.跟喜欢买买买的人交流
这里我指的买买买人群,是特指认同付费学习的人群,可以是职场精英、在校大学生,也可以是中小学生的家长。同样作为一个孩子妈,就特别能够感受为人父母的渴求,已经不能是需求了,而应该叫做渴求,就是希望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和记忆方法,能够出人头地,将来可以安身立命。
最近亲子思维导图课程开得不错,我想应该就是迎合了家长们的渴求。一方面开不了学,还得待在家里,就会耽误功夫;另一方面,参加线下班路途远花费多。如果攒班,老师可以根据某个地区家长的时间进行定制。最重要是这门课他真的可以效果无限放大,除了技能的学习,还有情感的交流和能量的传递。
亲子思维导图基础课第一期结束后,有两个上海妈妈跟我的互动一直比较密切。其中一个经常把孩子的新作品发给我看,在跟她的交流过程中真的感到无上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并且也能从中窥知孩子和家长的痛点,得知孩子的应用方向,这种感觉真的很棒。让我对这个市场充满了信心,也为能帮助到投缘的家庭而欣慰万分。
3.付费跟他人学
我自认为是一个善于学习并且肯为知识技能资质一掷千金的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总是报相对来说价格较高的课程或社群,因为他们带来的价值和服务是远不一样的,很可能我心里抱着的期望值只有80,但是他们会给我120%。比如剽悍营我只是想来打造个人品牌、刻意输出、改变生活作息的,结果我发现这里还有大量的运营技能。所以我就在想,如果以后我自己的社群搞大了,我也应该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运营体制,充分发动管理者以及参与者的主观积极性,而我自己就要从中抽离,以自由身去思考更多的课程方向和具体研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