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三本《皮囊》了
第一本不记得被谁借走了
另一本毕业前寄回了家里
这次出差前 又买了一本
我是习惯看电子书的,一直觉得用kindle看的效率比纸质书高。
可是有些书,就是得慢慢看,就像刻在骨头里的故事,只能慢慢读。
《皮囊》有种力量,能一下子,把你从喧嚣的外界 ,拉回到安静的内心,会让你不自觉就卸下所有的冷漠和防备。
书的后记是:我想看见每一个人。第一次读的时候 觉得这个说法好高明,和柴静《看见》的用法不谋而合。而这次读的时候 才理解了一点什么叫“看见”。
前一阵子,我把之前写过的东西都翻出来看看,发现不管多么青涩、多么矫情的文字 ,都能让我回忆起当时的状态。 于是我就跟自己说 要多写点东西, 以后可以回忆。
后来,我尝试想写我的父亲。
我以为,他是我最熟悉的 ,也是素材最多,最好写的。可是构思了好久, 不知道从何下笔。
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并不了解他。虽然我们彼此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爸爸从小对我就很严格,我不知道他年少时 ,因为家庭困难而自愿辍学的感受,只听奶奶提过爸爸读书时,每年都是班长, 成绩总是第一名;我不知道爸爸后来有没有后悔过当年的决定;我不知道当年那个任性的少年, 后来经历了什么惊心动魄,又如何与命运讲和 ,成为我眼中不苟言笑的父亲……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才懂得,我从未“看见”过他。才懂得了蔡崇达的紧迫感––应该看见更多的人:
“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的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