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妈妈跟阿源说:“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
阿源年幼,不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很是伤心,只是知道这个世界就这样无缘无故地少了一个他最值得依赖的人。
一九七六年是一个不幸的年份,中国发生了很多不幸的大事。
在阿源的童年记忆里,那一年家里也是屡遭不幸。先是奶奶离世,不见了一个最亲的人,再就是因为唐山大地震,全家人搬进了用禾秆草搭起的帐篷。
那一个的雨特别多,特别大,阿源家的老房子是用泥砖建的,经不起水泡,轰然倒塌了。
天晴了,曹业看着倒塌的房子,决定在村头重新起一座房子。
全家人忙起来了,挖地基,打泥砖,订木料等等,曹业和张英忙个不停,连十三岁的大姐也是主力,搬、抬、担样样都行。
两个月后,新房子建好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
房子由一个大厅两个房间以及一间厨房组成,阿源最喜欢的是门口是一片开阔的空地,他可以在这里自由的无拘无束地奔跑。
张英看着崭新的房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是笑容里却隐藏着一个极大的担忧。
她的担忧来自曹业的身体。
曹业因大儿子的夭折,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好像也染上那种肺病,总是咳个不停。后来又经历了流言蜚语的攻击,他心里忧郁不快,再加上母亲离世的打击,加上为了建这个新房子,他整日高强度地操劳。
这些接踵而来的打击,曹业薄弱的身体已是极度透支,快撑不住了。
曹业知道自己身体的情况,主动跟大队辞掉了繁重的会计工作,大队干部为了照顾他,把他调去做仓库管理员,负责大队生产物料的出入登记工作。
一年后的夏天,在新房子门前的空地上,人来人往,不停地从阿源的身前走过。
阿源一个人坐在一个方桌上,左手端着一个饭碗,右手拿着一条汤匙,一边勺着碗里的米饭吃,一边好奇地看着这些人。
这些大人们每次匆匆走过阿源的眼前,阿源都能从他们的眼里看出了一种怜悯的眼光。
曹珠走了过来,心疼地抱起阿源,说:“阿寿哦!”就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多年以后,阿源才懂得,那些人来人往的人群是在办理曹业的后事。
曹业这个阿源称之为“阿哥”的爸爸是一九七七年夏天去世,他带着不甘,带着不舍,带着怨恨离开了人世。
张英默默地处理好曹业的后事后,来不及悲伤,就要一个人撑起了家,为抚养年幼的三个儿女而劳碌。
但是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劳作是没有办法养大三个小孩的。好在有曹珠一家人的大力帮助,才勉强度日。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