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习读《传习录》,似有所悟,然提笔又无从着落,自思尚未领会先生之说,可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如先生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尚且未能领会先生学说,其它更是镜中花水中月。然习读月余,我不时在精妙处拍案叫绝,先生之说,虽有500年之遥,但于当今时事,却是救弊良药。我虽愚钝,尚能浅显感知其高明处。
——心学小札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程朱理学兴起于宋朝,有其产生的必然,也是一种颠覆性的创造,功莫大焉。到了明朝,因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且被过分解读,理学成了一种禁锢人类思想的教条式学说,所以王阳明承袭陆九渊,发扬心学,是顺势而为,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以孝敬父母为例,明朝时理学讲的格物致知,就是要遵循孝敬父母的一切行为礼仪,让自己达到孝子的标准,比如天冷时要为父母暖好被窝,天热时要让父母的床铺变凉爽。阳明先生指出,做这些事并不能确定其为孝子,因为一个人可能是为了博取孝子的名声,作秀而已,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如果不是心甘情愿,脸上难免流露不耐烦的表情,父母也难免会察觉到,便很难发自内心感到幸福。阳明心学指出“至善只求诸心”,孝敬父母要在心上下功夫,如果那份孝心在,天冷时自然想尽办法让父母暖和,天热时自然想尽办法让父母凉爽,孝敬父母的方式会因时间、地点、环境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没有一定之规,也很难讲清楚,而那些纯粹的礼仪规范,最多几日就讲完了,不切实际,也不合道理。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基础,是一种辩证的哲学观。不少人将心学归入唯心主义范畴,显然没有理解阳明心学,也误解了程朱理学。前面说过,理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需要一套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但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理学难免存在弊端,如果一味强调规范和标准,要求每个人都在一套既定的规则下办事,最终会扼杀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丧失创新能力。孔子讲了一辈子善,但从未给善下过明确的定义,不同的情形,不同的对象,他对善的讲解也有所不同,而是遵循事理,随机应变。
阳明心学还讲到“致良知”,这是心学体系的终极归宿,也是其发端。最大程度激发人心的力量只是手段,但手段需要约束,需要指引,这就要在“致良知”上下功夫,任何言行都要在“致良知”的程序中运行,要存天理、灭人欲。对于人欲,我认为心学和理学没有本质上的分歧,都是讲求灭掉那些有违良知的私欲,而那些合乎情理的欲望,比如喜欢美食、喜欢美景、喜欢美女,对脏乱差感到厌恶等,人性使然尔,只要不沉溺其中,不做出什么不道德的事,这本身即是天理。
当前的教育体制颇遭人诟病,关键问题就在“致良知”。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繁重,什么都学,待学够知识才确立自己的人生志向,但这时风险很大,一旦一个人违背良知,做坏事,文化层次越高,破坏力越大。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用于教育领域,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小立志,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不会走偏,在志向上才能够做到“惟精惟一。”
阳明心学还讲到“事上磨”“知行合一”,反对坐而论道、固步自封,对个人、企业、国家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已经有人提出,21世纪是王阳明的时代,我深以为然。当前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渐取代各种流程化工作,一个人只有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才能够有更好的出路。同时,对道德滑坡、私欲横行等各种不良社会思潮,阳明心学恰有针砭时弊的效用。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正是彰显阳明心学价值的最好时机。 (张茂彬2020年1月12日于深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