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大会”整场活动下来,看到了孩子们肉眼可见的进步。
直接先说他们的优点
1.整场活动全部由他们自己组织策划完成的。
主持人、评委、演出剧组都是孩子们自主报名参加。
首先是主持人,张杰菘和陈佳灵。两位主持人非常认真。一接到任务,张杰菘就把主持稿写好了,并来询问我的意见。我一看,十分到位。经过他们的练习和配合,结果正如所料,非常好。
其次,演出剧组,是自由报名,自由组合,自由排练。报名上来的有三个剧组,分别是《草船借箭》剧组、《三打白骨精》剧组以及《桃园三结义》剧组。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虽然只有三个剧组,但是一个剧组参与的人数还挺多,而且大家排练的热情都很高,都是自主自觉的花时间进行排练。尤其每个剧组还有统筹者的存在,分工,分词,协调,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展现出来了。
最后是评委,因为我们班“悦读大会”的传统就是由孩子们自己当评委,因此孩子们也非常习惯这个模式,也很有经验了。这个评委的位置可是非常热门的,大家都想当。评委不单单需要评分,还需要做整体点评,这也是非常考验表达能力的。可是,评委点评环节很全面到位,看到了整体,又看到了每个小组的优缺点。
2.自由发言环节显现思维的碰撞。
在自由发言环节,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这个环节也是非常之活跃。大家争先恐后的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每个剧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很有自己的组建。
对于同一部剧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并且敢于表达和质疑,这一点我非常欣赏。
因为评委给出的评选结果是《三打白骨精》剧组(第一名)、《草船借箭》剧组(第二名)以及《桃园三结义》剧组(第三名)。其中《桃园三结义》剧组得第三,评委给出的意见是演出时间太短。周安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能因为时间的长短去评判一部课本剧的好坏。从大家的反馈来看,大家都非常支持周安皓的观点。同时主持人张杰菘也提出,虽说不能因为时间长短做定论,但是《桃园三结义》剧组的情节不够完整,应该要有头有尾。
《三打白骨精》剧组(第一名)、《草船借箭》剧组(第二名),对于这个结果,周辰烯认为 《三打白骨精》剧组虽然非常搞笑和幽默,但是加入了太多离奇的和现代的元素,会让人有串戏,改编得太过没有尊重原著,这也是她最后选择退出剧组没有参加演出的原因。但是也有人非常喜欢这样的改编,苏浚蒽就认为如果我们一味的固守原著,那么这个剧就不会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有趣,幽默。
对于《草船借箭》大家的意见是,《草船借箭》尊重了原著,而且李博涵的演诸葛亮也神色神态都很相似,和周安皓的对戏也很精彩,但是情节的衔接不够自然,有些还需要人提醒才能继续,“借”箭部分比较混乱。
这也是课本剧最为精彩的环节,孩子们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是完全相反的看法,看到他们思维的碰撞,以及流畅坚定、从容自然的表达,眼睛里都是对他们的赞赏。
3.在课本剧大会中释放天性,大胆表现
让我很欣喜的是,平时我们班看起来特别乖巧安静的孩子,竟然可以在课本剧中放飞自我,让我看到了他们非常与众不同的一面,放声大笑的,夸张演绎的,激动万分的……看到了他们的多样性。原来孩子是如此的特别,有很多可爱的和值得被挖掘的天赋。
有些孩子在整个课本剧大赛中,表现很突出,比如杜承珊,她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同时也是评论者,一人分饰多角,但是处理得很好,甚至最后还说这次的课本剧大会的礼品她来准备。
还有周安皓,参与了三个剧目,也有很多好的点子,处于统筹者的角色,很有领导才干,组织得也很到位。
李博涵饰演的诸葛亮深入人心,那一把扇子,那个神情,以及他写的军令状,确实是一个有才之人。
还有在《三打白骨精》剧组中的各位,我完全看到了这整个剧组的幽默细胞,每个人都是非常享受和投入在其中的。
孩子们的成长真是让人欣喜不已,一次活动,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明显。接下来,他们完全有能力自主组织“悦读大会”,“趣味汉字交流会”,去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