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故事
北京暴富拆二代:我现在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个故事足够让人深

北京暴富拆二代:我现在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个故事足够让人深

作者: 一只Dora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00:24 被阅读5次

18年第19期

研究暴富

一夜暴富究竟是怎么样的体验?

北京的拆二代李旭说,““我当时觉得我就是这个命”。

而今天,他说:“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主人公是腾讯节目《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嘉宾。这个节目的设定是两个观点立场完全不同的陌生人进行对话,与李旭对话的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苏禹烈。

两人都是品尝过财富滋味的人:

苏禹烈33岁,当年大学毕业没多久就成为手握千万资产的“中国最年轻的天使投资人”;

35岁的李旭在北京昌平区农村长大,2011年家里拆迁分到了3套还建房,一夜之间暴富。

但是两人跟金钱相处的如何呢?这里就是展现人性差异的地方。

拆迁之前,李旭住在北京昌平的农村,是个月薪几千的网络工程师。虽然他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但是没有门道,就连在公司的地位也并不重要。

等巨额拆迁款下来之后,李旭的家庭则发生了"质的改变"。李旭本人也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以前你去三里屯可能都不会看一眼

因为你觉得那跟你没关系

现在就不一样了

我就是想每天都那样

出去跟哥们唱个歌

做个足疗吃个饭

大把大把地花钱

也许自己也觉得这样不劳而获不太好,但是他当时觉得“我天生就这个命”。

1000万够花多久呢?反正他后来一万块钱李旭也花不了几天,而且还接触了黄、赌、高利贷。期间为了还高利贷还卖了一套一百万的房子。没想到后来房子竟然涨价到三百多万,李旭直呼痛心。

慢慢地,这笔钱被折腾的差不多了,也只剩下30%……(摸着良心觉得三百万在北京真不算土豪)。由奢入贫难,李旭花钱再没有以前那样肆无忌惮了。

他打算投资做生意,但是眼光也很差,屡次投资失败,又消耗了一部分家底。父母又都有病,肯定还要留钱治疗,他又感到了窘迫。

更扎心的是,当年跟他一起分到拆迁款的兄弟朋友,到现在的财务状况还是当年的“巅峰状态”,只有他成了“败家子”。可是李旭感觉想把花销降回以前的状况,也不可能了。

其实暴富之前,李旭曾经是令父母骄傲的儿子。

年轻时的李旭成绩不错,上了大学,找了一份好工作,当时还找了个好对象(妻子在拆迁那一年离婚了)。李父只希望李旭能过平凡的一生。

但现在他跟父母的关系也很糟糕,父亲对他不满,在家里两人几乎不说话。

李旭坦承自己很不快乐,除了金钱,找不到任何偶像。他现在只想在两三年内赚够四五百万,继续金钱给他的刺激。

即便生活已经因为巨款有了很多负面的消息,但是如果问李旭,假如重头来过,这笔钱你会不要吗?我想他还是会接受。

在阅读这段文字的很多人,应该也希望:

“请老天爷给我个暴富的机会,看我经不经的住考验!”

但是另一位嘉宾苏禹烈倒是挺特别的,他的故事很简单:

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大学时就开始创业,毕业了就开始做风险投资,管理上千万的基金。虽然有了巨大的社会光环,跻身于富人圈层之间,但他很快感到厌倦,然后辞了职去环游世界冲浪去了。

李旭问你这么做,不怕别人说你自私吗?言下之意是要考虑人生大事,还有父母,而且觉得这样做,以后有孩子了也不能给他安稳的教育环境。

苏禹烈表示照顾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如果自己都没弄好,你去照顾别人,表面是帮忙,其实是添乱。

不然很拧巴啊。

苏禹烈的母亲也很佛系,儿子乱跑没关系,母亲也不催婚。她平时也有自己的交际圈,没事儿就去看看话剧展览。

暴富 ≠ 幸福?

这么一番比较下来,苏禹烈像个人生赢家+诗人,胖小伙有点俗。但其实我挺能理解胖小伙的。

李旭代表了大部分的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不管有钱没钱,冷静下来要顾虑的东西、牵挂的东西太多了:

年轻时渴望体面出人头地,但是不管工作还是学习也没有异人之处。李旭至少还成了拆迁户,但大部分人年轻时候都是“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捡”;

父母希望自己过平淡安稳的生活,自己不想“人生就这样了”于是各种折腾,但是由于天资或者机遇不合适,总是中游荡荡,抓不住命运的金线;

慢慢的自己的年纪大了,又渴望家庭与温情,似乎每一步都是走向自己曾经最不想要的“平庸之路”。

虽然大家的梦想清单里都有个“环游世界”,但现在让你放下一切去完成这个“梦想”,33岁之后再回来,你真的敢走吗?你会不会担心父母的焦虑、没有收入来源、回归之后跟竞争激烈社会脱节……最简单的底线,你英语够用吗?

苏禹烈有底气,他曾经做出那么杰出的成就,学习、履历、人脉圈层、心智在年轻时已经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步。只要他愿意停止流浪,随时都有体面的地方愿意邀请他工作,或者他可以以自己为一个励志文艺IP开启新的事业。那些可以说走就走的人,是因为他们说回来就能回来。


尽管李旭变得比大多数人都富有了,但是关于如何自我实现的困扰却从来没有消失过。所以李旭说,暴富带给他的是“虚假的繁荣”。

一个人可以很有钱,但在精神、才华跟人生经历上,依然可能是“穷”的状态。他有了一千万,但他还是当年那个普通工程师,他知道这一切的繁荣都不是他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娱乐消遣也就是足疗喝酒泡妞。之后就是败光家产。所以说暴富没有让他变成更好的自己,只是看清了自己。

在自我审视之,他又回到了很多人面临的问题:我并不快乐,我觉得我是个loser。

怎么才能“成功”跟“幸福”?

当然学姐不是说“因为有钱才不快乐”,这些话可以当做有钱人的自我调侃,普通民众万万信不得的。但是,我发现在我身边, 听到最多的关于“渴望要什么”的答案不是“钱”,而是“成长”。

有时候人会误以为自己想要的就是自己想要的,这话有点儿绕,简单来说就是你会不小心“骗了自己’。

我大学的时候特别想去出国旅行。后来我大三去美国交换了一学期,然后又独自旅行了一段时间。一开始我挺兴奋的,但后来虽然每天也没什么烦心事儿,但是看到国内的朋友们有的考研有的工作有的创业,一个个过的很风生水起。我的兴奋突然就松了气儿,变成了羡慕——我突然发现,所谓的出国游学没什么意义:自己只是在物理上进行了一个迁移,我的本质还是那个平凡无奇、没有为任何事掏心掏肺努力过的Dora。

真正让我们快乐的,是自己的成长。

只有“看到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这种快乐是最令人满足的,甚至比找到一个知心爱人的快乐更持久强烈。

尽管很多人觉得我在追求的是一个房子,一堆金钱,一个人……但这些都只是小的满足。对所有人来说,最原始的动力是进步。人天生就是对进步感到渴望,必须不断去更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

不管你的理想是要躬耕田园,还是想富甲一方,这些都不重要,这些目标也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

如果你说,嘿,我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啊?

那也许你真的该好好想想了,人生的方向盘在你手里,只有知道目的地才能做个老司机啊。

题外话:

如果你有一千万,你会怎么花?

本文首发与vx公众号:一只Dora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Sam_9988:楼主写的挺好的,其实苏给她妈妈的信说过,我为您拿到北大的毕业证,是不同价值观的最后一次妥协,挺牛的。他27岁退休去环游世界
    一只Dora:@Sam_9988 谢谢夸奖 喜欢苏跟他妈的相处方式

本文标题:北京暴富拆二代:我现在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个故事足够让人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fw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