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

《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

作者: 陈德良EGG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13:03 被阅读0次

夫志,心独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文话文释义】

所谓“志”,就是精神上的特立独行。最大的能力莫过于谋全局,最大的坚毅莫过于忍辱负重,最杰出的榜样莫过于修德,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好善,最神奇的事情莫胜于至诚,聪慧源于明辨,吉祥源于知足,苦难源于多欲,悲伤莫过于意志消沉,病情莫过于捉摸不定,短视莫过于小利,心魔源于贪欲,孤独源于恃才傲物,内讧源于猜疑,败政源于自私。

【暮初评注】

上一章是《求人之志》,本章则对于什么是“志”作了更加明确的解释和细化。“志”在于精神上的特立独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盲目的一意孤行。要做到特立独行,必须有一个结构性的精神基础。这个结构包括“博谋”、“忍辱”、“修德”、“好善”、“至诚”、“体物”、“知足”,并且要避免因“多愿”、“精散”、“无常”、“苟得”、“贪鄙”、“自恃”、“任疑”、“多私”带来的困局。

本章之所以命名为《本德宗道》,在于本章所围绕的“志”,归根到底在于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方位标识,这个标识就是以“德”与“道”为导引。一切行为要合乎“德”与“道”的要求。要以德为本,以道为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才能找到一条通往最大利益的坦途。也就是说,惟有“本德宗道”也能一辈子获得心灵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老子》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正是指原本就有“德”与“道”的方位标识,但世人总是舍近就远,离坦取险。对于“德”与“道”总是熟视无睹。立身的一个秘密在于权、利、位、势,在其中任占一地,则衣食无忧。千百年来,小人求而不得,大人不求而得的现象值得思考和借鉴。但是,权、利、位、势的既得利益者总是会被利益圈所抛弃,客观因素是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无视于“道”与“德”的坦途,而陷于酒、色、财、气之中是最主要的主观原因所在。

相关文章

  • 抄写《素书——本德宗道》

    今天继续抄写《素书》第四章——《本德宗道章》两遍。

  • 练字篇 || 《素书》抄选

    今天抄选的内容为《素书》求人之志章第三,本德宗道章第四。

  • 素书 本德宗道章第四

    本德宗道章第四 作者:黄石公 此章认为:欲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以德为根本,以道为宗旨。故以本德宗道为章名。 全章...

  • 《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独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

  • 11月20日,周日,《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

    2022年11月20日,农历十月廿七,星期日,早上7点,准时起床。 今天介绍《素书》第四章“本德宗道”。 ...

  • 《素书》手抄 || 本德宗道

    夫志,心独行之术。 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 神没神于至诚,明没明于体物,...

  • 《素书•本德宗道》大义

    夫志,心独行之术。 志者,纯粹的心的活动,为心之意愿。下文就阐明心的十五种行术。 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

  • 素书 四、坚定志向 [本德宗道章第四]

    四、坚定志向 [本德宗道章第四] 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

  • 《素书》观点

    摘要:【素书】是作者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全书六章共讲了五个观点。 【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

  • 本德宗道章第四

    本德宗道章第四 注曰︰【言本宗不可以离道德。】 王氏曰:‘君子以德为本,圣人以道为宗。此章之内,论说务本、修德、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go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