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谣言与假新闻横行的时代,像极了那个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

谣言与假新闻横行的时代,像极了那个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

作者: 科林观影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3:30 被阅读16次

这是一个谣言与假新闻横行的时代。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我们分不清楚孰真孰假,也没有兴趣和精力去挖掘和验证,亦或是毫不在乎,人工智能会帮助你无限迭代个性化信息,使我们身陷信息黑洞。作为信息的发散者,每一次重大社会新闻的爆料都可能成为媒体以及自媒体狂欢的盛宴,司空见惯的新闻能够无限发散与放大,甚至可以失去底线。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上映了一部抨击电视媒体的电影-《电视台风云》,它的意义绝不局限于电视媒体,也绝不局限于70年代的美国。它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虚构媒体巨头UBS为了将连年亏损的新闻部扭亏为盈,在高层怂恿与节目策划人的推动下,毫无底线地推出了集语言暴力、意识形态灌输甚至是直播枪杀于一身的真人秀系列节目,意在提高收视率,赚取超额广告费用。42年过去了,这部巨作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大众媒体价值理念的恶化状态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俨然成为了极端商业化的头号信徒。

评分:豆瓣 8.4, IMDb 8.1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编剧:帕迪·查耶夫斯基

上映日期:1976.11.27

演员:威廉·霍尔登 / 彼得·芬奇等

获10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四项获奖

最佳原创剧本:帕迪·查耶夫斯基

最佳男主角:彼得·芬奇

最佳女主角:费·唐纳薇

最佳女配角:比阿特丽斯·斯特雷特

剧情梗概

早年,霍华德·比尔是美国联合广播公司(UBS)《无线新闻》节目的王牌主播,但是到1969年他的节目收视率开始下降,紧接着,霍华德的妻子离世,他的精神状态开始恶化,事业陷入低谷。直到1975年9月22日,公司决定在两周后正式解雇他。新闻部负责人麦克斯·舒马赫是霍华德多年的老朋友,他不得不亲自把这个消息告诉霍华德,在酒吧情绪沮丧的霍华德声称自己要在电视直播间举枪自杀。

   在第二天的电视直播里,霍华德果真宣布自己要在一周后的节目里自杀。这一失态的不文明举动引来媒体一片哗然,UBS高管弗兰克·哈克特因此大发雷霆,然而麦克斯最终意识到总裁的矛头并非单纯指向霍华德,而是他负责的整个新闻部,由于新闻部节目收视下降,亏损严重,弗兰克·哈克特早就有心对其开刀,麦克斯很愤怒。

   下一场新闻直播原计划是让霍华德为前一天的失态向观众作出合理解释,然而霍华德却再次语出惊人,言辞激烈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和愤怒。而麦克斯当时就在现场,心情复杂的他并没有阻止霍华德,反而借霍华德的愤慨之词出了一口恶气。

   戴安娜·克里斯特森则是UBS一位富有野心的年轻女制片人,她是一个思维敏锐、遇事果断的工作狂,且善于利用男人,她策划了一个引人眼球但相当冒险的电视节目-利用左翼恐怖分子自己拍摄的行动录像作一个系列暴力节目。她对“霍华德事件”非常感兴趣,并且发现可以加以利用,于是找来收视率调查结果去说服UBS主席弗兰克·哈克特。霍华德“丧心病狂”的直播意外造成收视率的直线上升,弗兰克·哈克特也觉得有利可图,于是决定支持此事,并将麦克斯开除。

   后来发生一系列变故之后,霍华德的真人秀节目终于再也不能维持在高位收受率。UBS主席弗兰克想游说大股东老板亚瑟·杰森解雇霍华德,但是杰森并不同意,因为他认为霍华德正在给美国人民传递“非常重要的信息”,节目是否盈利已经不再重要。但是弗兰克的管理层团队却坚决要“处理”掉霍华德,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真实直播“暗杀”秀。

编剧与导演

帕迪·查耶夫斯基因此剧本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殊荣,剧本情节的丰富程度远超想象(上面的故事梗概并不是全部,还有婚外情等)。其实在剧本背后还有一个插曲故事,在电影上映的前两年,在美国弗罗里达州的确发生过一起新闻记者在直播过程中自杀的事故(记者Christine Chubbuck,主因为个人抑郁),但是电影剧本却并不是受此启发而创作的,而是在这起事故发生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构思好的,不得不说这给人一种十分诡异的感觉。后来导演西德尼·吕美特也确认霍华德·比尔这个角色从来不是基于现实人物创造的。

说到《电视台风云》的导演西德尼·吕美特(1924-2011),无疑是一位导演大师,曾四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十二怒汉》了(1957,豆瓣9.4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以个人名义获得过奥斯卡奖,但还是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高瞻远瞩且寓意深刻的《电视台风云》剧本配上吕美特的导演才华,预示着一次不平凡的合作。

奥斯卡欠你一个最佳导演奖

《电视台风云》启示录

首先,请注意:这是一部R级影片,17岁以内的未成年人需要在父母或者监护人的指导下选择是否观看或者如何观看。(电影分级制度

《电视台风云》既没有花哨的特效,也没有丰富的配乐,而是最大限度地呈现了故事本身,有点类似《辛德勒的名单》画风,让观众如临其境。如果非要定性它的电影风格,那肯定偏向现实主义。这种无比的现实感和凸显的主题,注定让影片成为经典,新鲜感难以褪去,阿伦·索金曾说,“如果你今天将这部电影放进DVD,你会觉得它是上周写出来的。”2000年,《电视台风云》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国家电影保护局保护对象,因为它在“文化上、历史上或者审美上的重要性”;2005年,《电视台风云》被美国编剧协会评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十部剧本之一;2007年,美国电影学会将其评选为最伟大的100部电影作品之一,排名第64位。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时期,物价高涨,经济萧条,再加上石油危机,卷入越南战争,美国人民的生活困苦,内心积压着发泄不完的愤怒与不满。影片中预言家霍华德的一段真人秀将这种痛苦与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被大雨淋得湿透的霍华德冲进直播间,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喊,“…我希望你们站起来,走到窗前,打开窗户,把头探出去并大喊:我已经疯了,我再也不能这样忍受下去了!”,观众们似乎很配合,于是影片出现万人探头呐喊的奇观。

霍华德的“疯狂”直播

UBS的管理层正是利用了观众的心理软肋,并通过媒体的引导与灌输,迎合了观众的同时也达到了收视率直线上升的目的。影片中的霍华德是最悲剧和可怜的,他如同一个木偶一般被支配、玩弄甚至是屠杀。策划人背后的驱动因素是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归根结底是个人的利益,只有公司赚钱,员工才能保住饭碗,甚至是升职加薪,即使代价是牺牲他人利益甚至谋杀他人生命。上一篇文章分享了影片《血钻》,讲述的故事何其相似。

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社会,媒体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与那个70年代的美国有本质的区别吗?我想并没有。互联网相比电视媒体,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广泛的信息受众以及更低的制作成本,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混合让同一信息多元化的同时,也让它冗余化,甚至虚假化。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也不能一劳永逸,美国总统特朗普经常挂在嘴边的“假新闻”并不是空穴来风。

一定程度地,造成的结果是观众被动地需要花费更多的平均时间去消化每一则信息(人工智能个性化信息推荐),且难以保障信息的真实程度,因为有些背后的信息来源无法确认,发布者的动机是否客观中立更是值得怀疑,造谣与假新闻背后始作俑者的自利倾向更是不言而喻。可以说这是一种信息“暴力”。

剧院版《电视台风云》

《电视台风云》到底有多经典?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2018年11月21日,《纽约时报》发布长文“假新闻与愤怒横行时代的现代版《电视台风云》”(‘Network’ in an Age of Fake News and Fury),讲述了《电视台风云》改编成舞台剧背后的故事以及重要意义。随着剧院舞台版《电视台风云》去年在伦敦的国家剧院上演,下一场将于今年12月6日在纽约再次与观众见面。

《纽约时报》报道封面

英国编剧Lee Hall是在美国生活的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电视台风云》,并想将其带上剧院舞台将近十年,他说:“我曾想找个和互联网相关的主题: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新闻媒体与传播的。然后突然意识到帕迪(《电视台风云》的编剧)已经写好了剧本”。

英国国家剧院在2013年左右找到Ivo Van Hove来导演《电视台风云》舞台剧。Van Hove还记得年轻时候看《电视台风云》给他留下印象:这是一部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电影,但它是不可能发生,这是一部绝对的科幻小说。但是在看完Lee Hall改编后的《电视台风云》之后,他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我想这部科幻电影已经成为现实。Van Hove评价道:价值的缺失是一场悲剧。剧作中的个体站在社会的对立面,这两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张力

剧院版《电视台风云》彩排现场

无论是电影版还是剧院版,《电视台风云》都将是每一个时代的警醒。这的确是一个充斥着假新闻与愤怒的时代,可幸的是,我们还有很多像Ivo Van Hove导演一样的乐观主义者,相信我们的世界不会是被末日终结。就如Ivo Van Hove所说:“变化、恢复和回归怜悯都是可能的。就如在冰川时代要结束的时候,突然有一朵小花破冰而出,然后重新又有了生命。只是需要花一些时间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谣言与假新闻横行的时代,像极了那个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jg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