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
面对时光,我总是会不自觉的想起来,那些在物理学界真实存在的东西,不仅带来了一篇广漠而冷寂的宇宙,也带来了一种凝在手指上的温暖记忆。
三年是我生命中某段在标尺中飘忽不定的度量,我无法准确说清它是长是短或者兼而有之,但回首这两年,却格外令人感慨,我知道自己随同其他人一起,在同一个境遇里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只是可喜的,我能够去首肯这是令自己愉悦的变化,它带来冲动的燥热和势必的激情,却又在更高的地方知道我要更加理智地去思考。
三年里变得成熟了
这不是从10岁到13岁的变成熟——仍然对这个词一知半解的时候;也不是13到16岁变成熟——尝试自己的方式去定义的时候;也不是16到19岁,那段最为鲜明的、没齿难忘的日子里,我不成熟的想要去扳倒社会的定势。
从24岁开始,有什么是势必的,被动或主动,我想将它们剔除,曾经被它们所占有的那部分空间,往往是阴郁、沼泽或是蒿草之类的比喻。但眼下我希望能够迎来更广泛更宽阔的事物,我希望可以在更加大众的价值观里,找到能够稳定自己心里的一方玉石。
这是我和《文艺生活录》的三年,它参与了我的改变,引发了我的改变,或者导致了我的改变。
有时候回想起更早以前,从最初的《行》开始,然后跌跌撞撞,掏心掏肺的第一部长篇,接着到公众号的短篇、散文。我好像可以把值得回忆的日子都写在这里。
随后我发觉,我果然是喜欢这一行的,真真正正,想要再做好一点,做得久远一点,丝毫不空泛的喜欢,从未想过要放弃,所谓“大不了转行”也只当成玩笑话再说。内心没有一丝半点儿这样想过。
写作这事,果然是有什么和我身体的一部分共鸣者,他们保持同一个步调在颤抖。
给读者的你
这也是你的三年,虽然我并不知道是在哪天开始相逢,中间有没有失去过联络,无法想象那些实际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画面。但仅仅想象也足够充实,像布单一样伸展。
我既想作为创作者之一说:“怎么样,干得还行吧?”又想作为局外人说“他们干得真不错”,但最后的定论还是要交由你来决定不是么。
读书时积累下来的大量杂志,当时国内盛行的基本少年文学读物,反复看反复看,那个时候的我,觉得每个月有件非常快乐的事,它一会儿近了近了,随后又开始遥远。
我回想自己等待杂志上市时的心情,果然还是记忆犹新的雀跃。虽然那时单纯的觉得一个故事“好看”“感人”,远不像现在这样能够清楚明白它的特色优点。
这些现在也在你身上出现么?
看到自己喜欢的故事,其实是桩很值得高兴的事,回想起来,会被短短几天内攥着走的思路,或者浸淫着自己的情绪,里面有一两句台词反复出现在脑海——其实是件令人值得高兴的事啊。
不论我们会彼此陪伴到多远,但是作为青春时代一些最高兴的事件回顾,能够留在你的脑海中哪怕再过几十年被遗忘到某处,我也相信你会找个傍晚,自己搬条凳子坐下,翻开那些旧时的文章,我们依然能毫不陌生的重逢。
感谢三年里,每一次你陪在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