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某期节目中,一封写给自己刚满百天女儿的信出现在人们视野里,一位母亲的款款深情跃然纸上。
现在的你,有一百个烦人的理由,你有时候因为吃不够哭,有时候又因为厌奶哭,你半夜总醒,醒了又不肯睡,你常常肠绞痛,肠绞痛刚有好转就又开始发低烧,发烧刚好又开始得湿疹?但就在筋疲力尽的妈妈开始考虑是把你卖给马戏团还是把你扔进垃圾桶时,你却靠在妈妈怀里突然憨憨一笑,小眼睛眯眯着,小肉堆堆着,就这一笑,又足以让妈妈升起“累死算了”的豪情。
没错,写这封《愿你慢慢长大》的母亲就是刘瑜。
刘瑜,何许人也?
女, 博士,学者,作家,诗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百度百科这样介绍道。
看完这一连串描述,你可能会轻描淡写的说上一句:“哦,原来是这样一个人啊”,实际上脑子里什么印象也没有,顶多只是浮现出一个牛掰的人物形象。她可能一身正气博学多才,精明干练,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看不出脸上任何情绪。
在读完《送你一颗子弹》之前,对她的印象也仅停留在一个温柔母亲和大学教授上,关于其它,我知之甚少,脑海里勾勒不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望而却步,我甚至猜想这会是一部写战争题材的小说,里面危机四伏四处枪林弹雨,瞬间丧失翻阅的冲动。耐着性子看完简介,哪里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些生活小事的记录而已。好吧,为自己的荒谬点赞。
苏格拉底曾说: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刘瑜把这句话用更直白通俗的语言阐述出来: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我想这算是她写下书中文字的理由之一吧,大到国家政治,小到电影老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她用文字给自己筑成了一座“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数不清的回忆。有社会现象,有自己,有他人,有爱情,有人心,有思考,有深情。她用诙谐幽默的语调讲述着自己“无聊”的人生,读起来让人嘻嘻一笑。
一点也不刻板,原来她是这样的刘瑜。
我是很喜欢看这种生活小记的,除了不费脑子之外,还有一种别样的感触。看着一个完全陌生之人笔下的文字,看她过往经历,看她所思所想,仿佛她的一颦一笑都浮现在眼前,有一种素未谋面却已相识的感觉,多么奇妙的体验啊。
渊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们的大脑像蜘蛛网,粘住所有知识的小昆虫。而我的大脑是一块西瓜皮,所有的知识一脚踩上,就滑得无影无踪。
很不幸,我就拥有一个长着西瓜皮的大脑,恐怕豆腐渣都得在上面打滑。所以只能用碎碎念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或悲或喜的无聊生活,在简书这个平台上试图给自己建造一座“博物馆”。事实可能是,里面的内容枯燥至极,甚至完全没有让你回头去看的欲望。但谁知道会不会有某个无聊的夜晚,你辗转难眠,突然想到这些文字也许会成为你的助眠神器。所以,仅为了那万分之一的可能,也坚持写下去吧。
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