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选择的人生不值得过。这我是从粥左罗的筛选思维课里面听来的一句话。正好用来好好地反思自己过去的选择。
我们的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同时,由于我们自身的条件的原因,每个人能选择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有条件的,能选择的范围会广一些。也就是备选项会多一些。没有条件的,稀缺的,只能看到眼前的选择。甚至很多时候会有一种想法:我没得选,只能这样。
关于过去我自己主动去做过的选择。对我自己的影响比较大的。我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候意识到自己要好好读书。考一个好的大学,从而拥有一个好的人生。那时候的一个数学老师,我发现他的水平真的很不行。我经常拿着一些题目去请教他。但是他却没有办法给我解答。我开始担心,在这位老师的教导下,我的数学很难有很好的提高。也不知道那时候哪来的勇气,我主动跟班主任提出了要换班。我想选择去数学水平比较厉害的班。当你对你的人生提出了要求,真正有渴望的时候,连上天也会帮助你的。班主任居然同意了我的换班请求。甚至还帮我补习化学课。以至于我后面的成绩突飞猛进。从全校排名200多名的成绩,一跃爬到前20。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进步。也是自己狠下心去努力的成果。这次的选择,让我在高考的时候有了很多的选择的余地。但是在选择专业上面。我听了当时父母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选择了医学专业。随后发现这个选择,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但是导致我没有选择好自己真正想要的专业。也是我根本对未来要从事的工作。自己的兴趣不太了解。所谓的迷茫,我认为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所以在这场选择中,我只选择了大家看起来都觉得挺不错的一个专业。而自己的内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次选择感到激动。
进到大学后,我仍然觉得人生有无限的可能。也许大家觉得医学生就会乖乖去读书。我们虽没有著作等身,但是我们考试的书可是等身的。我却是对一切都比较好奇。对广州这个大城市好奇。还记得第一次,乘坐公交车来到了天河。当时还是晚上,真的觉得是五光十色的繁华。对于一个上大学才来第一次到省城的城镇小伙子来说。真的觉得广州就是个大城市,是希望之都,是可以成就一切的不可能的。别人的大学也许是在好好读书。我的大学却是在不断地去体验。我去兼职。做过电脑推销员。推销过报纸。推销过计算器。这些赚钱的兼职。都让我有种成就感。我是可以不依靠父母生存下来的。我是可以做大事的。那时候心里产生了创业的想法。还跟过两个师兄,是做安利的。他们那个时候还有一年才毕业。其中一个师兄就鼓动另外一个师兄说,咋们要不要辍学去创业去。最终他们这个想法没有去实现。那时候大家也许都被太多的创业英雄所鼓舞了。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认为创业就要趁早。创业才能改变世界。过上自己真正梦想中的生活。
到了快毕业了,作为医学生,那个时候大多数的选择要么是考研,要么是去医院工作当规培医生了。我在实习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当医生这条路不适合我。我并不想过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我想过充满挑战,并且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的生活。所以我做了跟我的很多同学都不一样的选择。我选择去一家医疗公司去上班做销售。不过我是太高估自己做销售的能力了。我自己本人其实比较腼腆,并不擅长做销售,也很难做到跟客户交心交朋友。况且自己的酒量并不好。应酬也不是我的强项。业绩做不好,也没有得到领导的赏识。这次做销售的选择又让我怀疑人生。对于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回想当初,当初实在是太草率了。我是经由一位考研时候的研友推荐进入那家公司的。虽说也是行业的龙头,但是那时候并没有给自己足够多的被选项。另外一个没有想到一家在行业内比较成熟的公司还能做出什么成绩。关键是,在这家公司,因为对于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业绩的变动其实与个人的努力是不一样很相关。反而跟市场有比较大的关系。遇到好的市场,自然增长率都会很好。不用怎么做都可以有不错的增长。但是对于差的市场,无论怎么努力。市场就是很难见起色。所以对于一份这样的工作。跟领导相处,会比自己在市场上做出成绩更加关键。自己个人的升迁,主要是看自己平常的汇报,及自己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光凭业绩。所以在这家公司,懂做人比懂得做事要重要很多。
做了两年多的销售,我做得非常的心累。这两年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成长。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要不换个岗位试试。也许就是我那时候的市场不好。那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要换家公司了。在一家公司做了两年多,如果都感觉到这家公司的文化不适合自己,应该考虑换一家公司试试。但是那时候还有个想法就是自己将来想创业。如果多个岗位都试过的话,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接着就换去市场部,从市场部继续地做。这样又干了4年的时间。在这家公司呆的时间也实在是太长了。相当于我又读了个大学的时间。在原来的工作上并没有太大的长进。市场部的工作就更类似于夹心饼干。链接技术以及销售。自己挂着整个省的业绩,但是自己对业绩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充其量只能是个讲课的机器。终于到了第六年。我对这份工作彻底失去了希望。并不想继续在这家公司蹉跎岁月。因为我看到比我高一级的经理,收入也不过比我多3000。再往上就是市场部经理了。虽然公司也意识到这一点,觉得既然不给大家钱,那名分上还是要给吧,很多的人因此就得了个主管或者是经理这样的名头。但是我看重的不是这个好吧。我最后一年离开公司的时候,我已经买了房子和车子。生活的压力开始增大了。我需要钱。所以年轻人刚开始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时候,真的需要把钱这个因素好好的考虑进去。不要被忽悠了,一份工作能学到东西就好。如果一份工作没有让你赚到钱,那就是没有让你能脱离这个工作去进一步开拓自己的人生。学到的东西,并不能帮自己完成原始积累的。这个时候创业的想法再次萌生。
我开始去做一些激进的投资。甚至是说病急乱投医的投资。投资比特币、股市、P2P。甚至是借钱买了第二套房子。希望空手套白狼。结果都是一时的脑热,脑子进的水。后面面对的是巨额的损失。到今天我仍然要面对自己曾经的一时冲动造成的后果。
我开始创业是给保险公司提供医疗服务公司。遇到了一群比较有想法的师弟师妹。创业选择合伙人。这个我也是没有经验。只是大家都有创业的想法,就聚在一起开公司。每周开会,头脑风暴,想着怎么去找人,找钱、找合适的项目。这个过程中,其实很多时候做决策的都是我们团队里面另外两个股东。他们都很有能力。谈判,找人都非常得给力。但是目前公司陷入停滞状态。主要还是由于利益分配出现了不均匀。大家意识到,原来没有钱的时候,大家可以一条心的。但是一旦赚到一点钱,但是分配不均的时候,就没有意思再一起玩了。一旦这个游戏有人觉得不公平。这个团队的心就很散。恨不得大家卖了公司手里的股份,清算掉算了。也许从一开始,大家的目的就很不统一。那就会以赚钱作为我们的主要目的。而不是企业愿景。我们的企业愿景变了又变。一直没有找准我们成立公司的方向。只能试试这个,不行就试试另外一个。
我现在重新选择在一家公司做销售。生活过得苟且。自己三十已过。不知道还有多少机会。但是却更加珍惜目前的机会。年纪增长了,慢慢意识到了一件事。只有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可能才有更好的机会及更多的选择。一定要打磨出自己的一项特长及技能。销售也是一门技术活,值得认真地做好。写作一项非常好的技能。所以要不断地写。哪怕没有人看也要认真坚持写下去。在写的过程发现自我,更了解自我,从而能做更好的选择。回到那句话,没有选择的人生不值得过。我的人生已经过了三十多年,自己真正从心而动的选择就没有几个。甚至是做错了挺多选择的。30多岁,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希望我剩下的时间,选择能尽量地有效果一点。每次的选择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听说巴菲特一生的财富也就来源于他作对了几个少数的决策。我希望我的人生也是这样,能做对自己让自己可以腾飞的选择。一飞冲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