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就孩子,从教养方式开始

成就孩子,从教养方式开始

作者: 净沙喜阅 | 来源:发表于2021-11-28 15:05 被阅读0次

         

      应枫溪中心幼儿园邀请,今日我们到幼儿园为大家分享《成就孩子,从教养方式开始》的家长讲座。

    首先,我们跟家长玩了一个互动小游戏,找优点。让家长从各自孩子身上找出优点来,第一个家长讲一个优点,第二个家长在原来家长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以此类推,越到后面的家长需要寻找孩子更多的优点。

    这个游戏首先解除了家长的一个被动的姿态,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课堂的气氛瞬间就活跃了,第二个是开动积极的思维,寻找自家孩子的优点。这过程中,也有家长反馈说,孩子好动算不算优点,这也表明家长对于孩子身上的这些特性是持怀疑的态度的。

    然后,我们也为家长讲解了玩这一个游戏的原因。这是源于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罗森塔尔效应。这个实验的过程,是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让我们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积极的肯定与鼓励,对孩子的发展潜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我们的教养方式。

    接下来进入课程的主题,主要分两部:一是父母的角色功能,另外一个是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

    父母的角色功能与孩子的成长阶段有关

    阶段一,生命最初那几年(0到3岁),提供温饱和安全感的养育者。

    阶段二,生命启蒙阶段(3到12岁)指引方向的教练。

    阶段三,生命萌发阶段(12到21岁)可信任的好朋友。

    阶段四,生命体验阶段(12岁以后)成为孩子的支持系统。

    在场的家长孩子都处于阶段二,生命启蒙阶段那在这个阶段,家长如何做好指引孩子正确方向的教练?我们认为,在生命初期,需要帮孩子构建好心理基础,主要是提供以下三方面,我们称之为家庭教育的三大支柱。

    一是无条件的爱,

    二是价值感,

    三是终身成长的心态。

    很多家长听到无条件的爱第一反应是,那是不是什么都不能管孩子?当然不是,什么都不管,那叫做溺爱,无条件的爱是无论你的行为是什么,父母都是爱你这个人的。与之对应的是有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爱常常为孩子植入有偏差的价值观,导致长大之后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威胁,交换条件,忽视感受等等。

    威胁是很多权威型的父母最常使用的一种管理孩子的方式,父母常常用翻脸,愤怒来让孩子短时间内平复情绪。比如孩子哭闹,父母觉得很烦,就会对孩子说:不许哭,我数三声,停下来,不然的话我就打你!很多孩子因为尝试过后果,所以父母只要一说我数三声停下来,他就会把自己的情绪压抑住,不敢哭闹,这也让这些父母颇为得意。但是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得到平复,相反的,他内心充满恐惧,但他不得不把自己真实的情绪压到潜意识里面去,表现出乖巧讨好的一面来逃避目前的伤害。然而,在孩子十岁之前,你有多简单粗暴的对待她,在14岁之后,你就会收获一个多么惨痛的青春期!这种长期遭受打骂威胁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别容易表现得极为叛逆,要么就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表现得怯懦自卑,没有主见,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不可能有什么创造力,只求平稳,害怕出错。

    谈条件是另外一种父母方便自己管理孩子的错误方式,像有的父母会常说不吃饭,不许看电视;期末考没考好,不许去旅游。家长擅长利用孩子的渴求来控制他,但是在孩子看来,这两件事之间其实没有什么相关性的,而这样做其实教会孩子的是有特权的人可以为所欲为,可以控制他人,这是父母用言传身教让他学到的处事方式。

    还有一种是孩子摔倒的话,父母在旁边说:不疼,起来!或者打针的时候孩子很害怕,父母也会告诉他说不疼,不许哭,哭没有用,哭解决不了问题!这一种其实是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感受,这样做会逐渐分离孩子与自己真实感受之间的连接,当他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时,他也很难对他人起到同理心。如果你在青春期被他气到心肝疼,哭了,他也会在一旁冷漠的说:又没什么事。他无法感同身受!

    那么,家长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呢?一个是温柔而有边界,另一个是不吼不叫的沟通。这两者其实都要求家长修炼稳定的情绪。当我们自己处理不好情绪时,就容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失去理智的判断。像孩子写作业拖拉这件事情,有的父母就很淡定处理,有的父母就非常抓狂。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这源于父母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不一致,愤怒抓狂的家长内心有一个观念,那就是拖拉是不好的,是不被允许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可能要追溯到原生家庭,对于他的养育方式可能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允许他拖拉,所以,当她养育自己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就会激起他内心的投射,他会把当初的那种屈辱感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模式。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接纳孩子!

    当父母情绪稳定时,才能展开良好的倾听以及尊重孩子,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才有力量去帮助他平复情绪,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做法,平和的应对和为他建立规则。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又当一位园丁,而不是木匠。木匠面对的是一段木头,随着自己的心意将它雕琢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园丁是撒下一把种子,依着种子的需求浇水施肥,修剪旁枝,然后为它长成参天大树而感到高兴,无需全然的控制。我们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因为我们尊重他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独立个体。

    第二是给予孩子价值感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她自尊,自信,自律的来源,价值感来源于被肯定而归属感,来源于被爱这些都是在生命的初期,父母的关爱与评价所带来的。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肯定,那么他会拥有高的自尊,他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可以,面对会困难,也愿意去挑战,而不会那么害怕失败,一个价值感低的孩子,即使他长大成人了,他的内心依然是充满着自卑与怯懦的,当他面对困难挑战之时,会被“我不行”这个念头限制住,所以不敢做出改变。

    那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需要多给孩子肯定,安排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对的事情给他做,然后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我们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而不止于肯定结果。

    教育的时机是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给予强化。让孩子如果早上起来主动拿起课本来读,那么我们可以告诉他,宝宝今天主动阅读,非常棒,这种行为就叫做自律。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多教他们一些表达情绪的词语:耐心,宽容,自律等!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告诉他为什么,慢慢的,孩子便知道自己身上具有这一些优良的品质,这对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非常有帮助。

    最后是给予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拥有终身成长心态的人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加勇于去挑战,他们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改变结果!而固定性思维的人终身都在努力的一件事就是证明自己!这样的人在小的时候可能要得到父母的肯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或者怎么做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他们一直都想证明自己。这样的人有可能取得成就,但是他的内心是没有幸福感的。

    家长要注意养成本身的这一种心态,才会允许孩子拥有这样子的心态。著名的篮球明星乔丹在上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打篮球,可是在第一次竞选进入篮球队时落选了,他感到非常沮丧,在回家时就跟妈妈说了这件事。然后他妈妈的反应是:哦,没事,这一次落选,那我们下次努力选上就行了。妈妈轻描淡写的话,却给乔丹带来了希望原来不是一次失败,就代表我不行,我还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后来,乔丹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语言传达态度,我们的语言能将孩子引导至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正如桌子上的半杯水,悲观主义者说只有半杯了,婉惜着空缺的不足;乐观主义者欢呼,还有半杯水,永远为自己拥有的而感恩!我们要教会孩子懂得去选择积极的一面。#心理咨询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就孩子,从教养方式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th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