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语文老师教育我,说“以后当文艺工作者”,“不背点诗怎么行?”。我觉得很有道理。
但这回期中考说明,我的问题不在于古诗词。我默写全对,可依旧没上八十。
为什么呢?
作文逢考必败,我都习惯了。除了作文,最伤人心的便是阅读理解。
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各种规则,教得最多,也错得最多。说明文还好,但一篇抒情文章,叫你“赏析”、“写出文章带给你的启示”、“写…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显得恶心了。
举个例子。席慕蓉有篇文章是我们单元考的阅读。讲的是她把一种叫“乌秋”的鸟认成歌谣中的燕子。道理浅显易懂,但出题人成功把我恶心到了。以至于这其中一道题现在都记忆犹新。文章中有一个情节,讲她抱着小孩看着乌秋(燕子),心中有一悲一喜(原文并非如此)两种感情。
那道题目的内容便是:说出那两种感情分别指什么?
开玩笑!这是阅读理解,你问我作者在想什么?
答案也未见有多高明。那一悲应该是怀念家乡,一喜应该是想到了家乡的好,总之和乡情有关。但事实上,悲有很多理由,喜也有很多理由。原文也没有特别提作者本人和家乡有多感情深厚。
命题人的一厢情愿,决定了那么多学生的成绩!若是在中考,这样的荒谬又会放大多少倍呢?
曾经我认为,语文是将来上了社会最有用的一门学科,然而阅读理解是所有学科所有技能中最没用的。
现在我有点想通。你数数看,阅读理解十分有什么窍门?“固定格式答题”、“有多少分写多少点”之类的策略,和你对于出题者思维的“参悟”,是不是?然而试卷上这些东西都不会透露,它们不像数学、物理公式那样符合一定逻辑,也不像历史问答题那样有一定历史依据。那你说阅读理解是什么呢?什么都不是。
所以说嘛,阅读理解即是潜规则。
不过就算是为了考试,这玩意我也要搞通。它再霸道,也有自己的规矩。
但阅读理解的妙处,我想我是无福消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