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人在旅途,孤独寂寞总是难免,如何面对当下,排解寂寞,才是最应该面对的问题。
最近在读《我的孤独在人群中》一书,在书中我找到了更好的答案。
本书作者是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刘亮程,他的文字几乎都在写他生活的乡村,有人说他是“乡村哲学家”。
本书有《我的》、《孤独》和《在人群中》三章内容,分别写出作者三种时期的状态。作者文字深邃,仿佛黑夜中亮起的点点繁灯,照亮阅读者的心灵。
孤独是常态
在第一章中的《终于轮到我说话了》里有一句话,“我说的有数的一些话,都说给风听了。虚土庄的人没听见我说几句话。我也没听见我说过什么话。”
作者的文字里时刻流露出孤独寂寞的精神状态,可贵的是他并不觉得这是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是在寂寞中自得其乐,非常享受这种生命状态。
在刷视频时,看到董宇辉关于孤独的阐述。他说:你越走向人群,你越孤独。年轻时候因为未经世事,出于一种懵懂的单纯,总觉得当我置身于人群,周遭喧哗之时,我一定不会感到寂寞,我应该能够在人类的丛林里,找到一丝灵魂的慰籍和精神上的陪伴,所以年少时我们总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局,试图让自己融入在一个团体里,以显得安全与和谐。随着你年纪渐长,你逐渐发现你走的每一段路,读的每一本书,吃的每一段苦,它都塑造成你性格中的一部分,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就像这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朵玫瑰,但它们都不尽相同。
回想自己的人生路,小时候确实喜欢往人群里走,生怕别人聚在一起舍弃自己。中年后才发现,原来孤独是人生常态,与人群中的喧嚣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周围的人越喧闹,你的心里越孤独。
只有接纳孤独,与孤独和平共处才能发现生命别样的美。
闲人日常
以前读过作者的《一个人的村庄》,书中讲了他在乡村的日常点滴。他是位农民作家,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来观察体味村子里的草木事物。他写村里人的劳作,写风中的野草与落日,写驴子蚂蚁,在他眼中一切事物都是最好的素材,万事万物都可爱非常。
本书中,他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却永远不会为某一件事去忙碌。村里人说我是个“闲锤子”,他们靠一年年的勤劳改建了家园,添置了农具和衣服。我还是老样子,他们不知道我改变了什么。
“我还是老样子”,依然在荒野上转悠。看到草也觉稀奇,看到花开才感出时光的脚步匆匆。我宁可在岁月中虚度,陪伴那些花草树木晃动一世,然后告诉自己:我是在时光中活老的。
别人以为的闲是作者眼中的忙,作者眼中的闲是别人以为的无所事事。
在悠闲的时光中孤独地活着,是一件幸福的事。
有人说: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必须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孤独地行走在人生路上,洗涤心灵的尘埃。当一切安顿好,才会觉得其实孤独是一种生命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