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总是能够从故事中看见你自己,甚至可能带来修复。他们都承载着真实生活中,庸碌日常下,普通人经历的一些永恒的伤痛和焦虑,比如孤独,比如失败,比如沮丧和感伤。
2.“每个人都固执地坚持着自己不想这样过的生活。 每个人对自己和别人都不满意,每个人和别人都不开心。 有的人害怕空虚而负重,其实空虚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自由》
3.人是如何挣扎着边学习生存,边体察欲望和痛苦,继而在禁锢与自由之间来回摇摆,寻找着生活的意义所在。
4.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家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却也成了终身无法逃脱的牢笼。这是一个宿命般的命题,在里面,我们能看到每个人的模样。
5.面对孤独、自由、真理等最本质的哲学命题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不愿也无力解释。但面对是唯一的选择。借用简单心理咨询师殷一婷的评论:承认我们是受限的,看清和接受那些限制我们的历史,是获得自由的第一步。
6.生活的真相从来就不是那么可爱。快乐很简单,孤独、失败却异常复杂。也许,如果某些作品能够让我们提前对生活有所了解,那当我们面对现实时,也会显得更镇静一些。
7.“四十三岁那年,斯通纳学会了别人在他之前早就学会的东西: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开始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斯通纳》
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也要追求完整的自我。
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