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因为一个技术转让的项目,我去了苏州。
那是我第一次去苏州,虽然关于这座城市的很多内容我都已经在影视作品和许多文章里看到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江南的两大城市,相距也不是太远,过了上海,再过去就是杭州。我曾经将这三座城市比喻为铁三角。
其实,我所在的城市镇江和苏州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经济的发展方面。
那天,下着雨,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的那种雨。
我撑着伞,背着包,踏上了去苏州的路程。
我没有坐火车,而是坐的汽车。感觉坐汽车比较方便。
汽车开到一半的时候,转到了一家路边的一个停车场停下了。司机説下车吃饭吧。
下了车,只见这里有一家超市,还有几家小饭店。
在超市的门口,我买了两只茶鸡蛋。
当我吃完茶鸡蛋走出来的时候,发现停车上出现了一个男老外和一个中国女孩。那个老外个子很高,而且长得很肥,肚子很大。再那中国女孩,个子比老外矮得多。看上去,他们真的不般配。
忽然想起,现在中国的一些女人热衷于找外国男人。其实一些外国男人并不是很有钱,有的甚至是在本国混不下去,跑到中国来闯世界,不过説实话,这些外国男人都很会骗,很会哄中国女人开心。
直到我上了车,那对男女还在停车场转悠。
车子终于开到了苏州。
下了车,我给客户打了一个电话,然后直接叫了一辆出租车。
到了客户的单位,门卫老头问我找谁。
我告诉他我要找的客户的名字。
老头戴着眼镜,拨通了内线电话。
不一会,客户来了,把我带到了他的办公室。
我们就技术项目的转让交换了意见。
最后,客户説,我们单位旁边就有旅店,环境不错,而且便宜。
出了客户的单位,我来到外面,在这条大街上一走,果然发现有好几家旅店。我选了一家大一点的旅店,进行了住宿登记,拿了钥匙,进了自己的房间。发现房间不是很大,但是很整洁。
安排好了住宿,我便来到外面,准备逛一逛。
因为是第一次来苏州,对于这座城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
发现一座小桥,走到桥的中间,想拍一张照片。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愿意帮我拍照的人。
她是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接过我的手机説:你是外地来的吧?
我説:我是从镇江来的。
她笑着説:我和爸爸去过镇江,还在火车站吃过面条。
她给我拍了好几张照片。
当她将手机还给我的时候,我説:谢谢你。
她説:不客气。
然后她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女孩,穿着鹅黄色的上衣。
我忽然想起了油菜花,那种金黄色油菜花,每到春天,它们遍地都是,成片成片的,装饰着江南的土地。
转眼就到了傍晚,我在一家小饭店吃了饭。老板听我的口音,对我説:你是镇江人吧?
我説:是啊。
他説:我和你是老乡。
我顿时高兴起来,在他乡遇到老乡,真的是一种缘分。
老板告诉我,他老婆是苏州人,结婚以后他就来到了苏州,原先在工厂上班,后来自己出来开了一家小饭店。
我问:你经常回镇江吗?
他説:没有时间回去,虽然父母都在镇江,也只是一年回去一趟而已。
説到镇江,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説,只是不时有客人来吃饭,所以我们的谈话也就变得断断续续。
回到旅店后,心情仍然不错,泡了一杯茶。
第二天,我被一阵二胡的声音吵醒了。
出了旅店,发现这条街道上正走着几个肩膀上背着好多把二胡的男人,他们边走边拉着二胡曲。
我发现他们手里的二胡并不是很好的那种,但是他们拉出的曲调却很好听。
“先生,买一把二胡吧!”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一看,只见对面的一家店面前,正站着两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女孩,看上去好像是父女两人,那男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而那个小女孩看上去七八岁的样子。
遗憾的是那家店面的老板没有买他们的二胡。
离开店面,他们向我走来。
小女孩对我説:“先生,买一把二胡吧!”
我看了看小女孩,发现她很瘦弱。
“你们是哪里人啊?”我问。
那男人还没有説话,小女孩就先开口了:“我们是贵州的。”
贵州,我一听这个名字,就想起了边远地区。
“你会拉二胡吗?”我问小女孩。
“会的,要不我拉一段,你买一把二胡好吗?”小女孩用恳求的语气对我説。
“好吧。”我説。
小女孩从那男人的手里接过二胡,真的拉了一曲。
小女孩拉完后,对我説:“先生,我已经拉完了。”
我问:“这一把二胡多少钱?”
小女孩説:“不贵,五十块钱。”
我拿出五十块钱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将钱给了那男人。
他们走了,男人手里的二胡又拉起了曲调。
当我将这件事告诉给客户的时候,客户説:“象这样的外地人很多,其实他们也不容易,要租房,要吃饭,他们出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家乡太贫穷了。”
我没有再説什么,因为我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家乡的面貌,而我今天唯一能做的就是买了一把二胡。
那把二胡我没有拿回来,因为我根本不会拉二胡,听客户説,他们单位的看门老头会拉二胡,我就将自己买的这把二胡送给了他。
离开苏州,坐上车后,我忽然想起小女孩的眼睛,我无法形容那双眼睛,我只是在心里想,七八岁的小女孩,应该是上学的年龄,不知道那位小女孩是否上学。
作者联系手机:1391455976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