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家乡戏感悟

家乡戏感悟

作者: 一个另类生活过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0:57 被阅读20次

        淮剧是我的家乡戏。淮剧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说穷苦农民、盐民上门乞讨时唱的“门叹词”,一人打着竹板独唱,或二人对唱,曲调凄苦哀怨。从淮剧的唱腔上我很认同这种说法,淮剧即便是唱到最热闹的地方,不留神听也会跟哭诉似的;加之淮剧演唱使用的是地方方言,用词不加修饰,太多平常口语,也更增加了这种说法的可信性。可能正因为淮剧的这种“平民性”,使得淮剧这一剧种能够深受家乡人民的喜爱。“门叹词”后与家乡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被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戏和京戏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淮剧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淮调、拉调和自由调为三大主调的完整声腔体系。在抗日战争时期,淮剧还成为盐阜地区宣传团结抗战、宣传民主进步思想的武器,开了淮剧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演出现代戏的新风。解放后,淮剧的发展经过几度兴衰,虽在艺术性上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为全国戏剧界所瞩目,但在如今的文化转型时期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上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几天前,我到盐都区郭猛镇出差,偶遇一淮剧草台班子在镇上演出,班子七八个人,道具、行头极为简单,演出的剧目是淮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欣喜的是看戏的人还很多。可能是我生活在城里的原因,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少看到,我在欣慰之余,遂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记录了演出的场面,并附带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衷心祝愿家乡的淮剧能转危为安,发扬光大!

图一:家乡水土养育了淮剧,淮剧给了家乡百姓无数次的感动。  图二:在后台,丫鬟照镜子,小姐靠边站。戏如人生,世事难料。  图三:乐队不看大小,看的是琴师手里的活能不能推波助澜、平心静气。 | 图四:此刻的老者已物我两忘,沉浸在与戏曲人物的命运同喜同悲之中。  图五:眼含泪花,是情之所致?是演技所使?看戏的满足,才是演戏的最大满足。  图六:演戏的、看戏的坐在一起,仿佛历史与现实同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图七:屏风一隔,分出了台前台后。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适用的。这正是中国戏曲的最高境界。  图八:一双老手,在饱经了人世间的沧桑后,悠闲地背着,看戏、看人生。 

        以上是我2004年12月7日拍摄时随后编辑的图文,那时算是有追求的年代,现在想来至少没有虚度。那次拍摄的另一些照片,在下一篇介绍给大家。

相关文章

  • 家乡戏感悟

    淮剧是我的家乡戏。淮剧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说穷苦农民、盐民上门乞讨时唱的“门叹词”,一人打着竹板独唱,或二...

  • 家乡——戏

    三月初六 早晨起得晚了。却没有听到唱戏的声音,可是明明已经10点多。 出来见到爸妈,他们说要出去逛一逛集市。我和妹...

  • 家乡戏

    儿时最期盼的是每年秋收后的演出。 乡村的演出质朴简单,条件好的村庄有一个固定的戏台,条件差点的,就在空旷处搭一座高...

  • “戏”说家乡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女驸马选段 从我会记事起,耳边就时不时...

  • 父老乡亲

    2004年12月7日,江苏盐城郭猛镇。这些照片是上篇图文《家乡戏感悟》没有用到的照片,甚好,遂与大家分享。最后一张...

  • 家乡的黄梅戏

    说起黄梅戏,人们通常想到安庆,而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黄梅戏是我们湖北黄梅县的地方戏,后来大概是戏班子逃荒...

  • 在京城看家乡戏

    激昂鼓乐递乡音, 闽语谙熟悦耳听。 拥政爱民鱼水乐, 访贫问苦庶官亲。 修渠开道改天地, 植树固沙造绿荫。 众望所...

  • 家乡的地方戏

    老家蛟河口的地方戏,基本同于吉林二人转是家乡的传统剧目,每到冬闲,一些民间自行组织小地方戏剧团,有的五六人,有的八...

  • 练习(四)

    学习賓翁画法的感悟,为家乡文化礼堂心意

  • 如梦令

    昨夜远梦亲历,往日双亲难弃。藕断丝还连,寸草春晖难觅。如戏,如戏,感悟一江流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戏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fj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