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戏

作者: 菩提书侠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15:11 被阅读0次

儿时最期盼的是每年秋收后的演出。

乡村的演出质朴简单,条件好的村庄有一个固定的戏台,条件差点的,就在空旷处搭一座高台,请来戏班子,就可以开唱了。

每晚匆忙吃完饭,就和伙伴奔去戏台。戏台的后台,是最神秘的地方。

哪里聚集着各种扮相的演员,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最感兴趣的不是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哼唱,而是这些演员的妆容。我们一直好奇,她们是怎么把自己的脸画成张飞与包拯的,那灵动的眼睛是如何画出来的。

于是我们就会趴在后台,透过不甚严密的窗户偷窥戏子们化妆。有时被班主发现,会大声呵斥我们离场,这更激起我们的好奇心,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儿。

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演员们都我们的好奇报以羞赧一笑,继续做该做的事,而有的比较开朗点的则会和我们攀谈,选择我们中长相可爱点的,给她画一个漂亮的“戏子装”。

最让我好奇的是,台上声音粗犷的黑脸包公,居然是位身材纤弱的女子装扮,那高高的发际线,原来是包着半块白布的缘故,挺拔高大的身姿,那是因为脚下踩着高底靴的缘故。

随着叮叮咚咚的铜锣鼓镲声,戏子们迈着各式步伐按着剧本的编排一一上场。一笑一颦,一嗔一怒,坎坷的人生经历,婉转的故事情节,都在戏子们顾盼生辉的表演中一一展现。

真是神奇,没有多余的场景设置,只凭演员间的几个动作,既可展现寻常百姓家的厅堂院落;也可展现皇宫大院侯门深府;既可以江南的小桥流水,也可以是塞外的漠漠黄沙;演员往往通过几个眼神,便传达出百转千回的复杂情感。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刻的出场,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功。

每天,天蒙蒙亮,隐隐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吊嗓声,咿咿呀呀,什么调都有。如果走近戏台,你也可以看到各个年龄段的戏子们开始练功,劈腿,横叉,倒立,没有一个闲着,看着她们把身体扭曲成无法想象的样子,儿时的我看着都疼,顿觉恐惧。

每每看到《霸王别姬》里戏子们练功的桥段,我都会想起乡村里戏子们在清晨的霜寒中练功的背影。

秋后的演出持续了一周便结束,一夜之间,村庄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咿咿呀呀的声音随着戏子们的离去而消散。

每当戏子离开时,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像是被挖走了一块,脑力海浮想联翩:她们又会辗转到哪里呢?当冬天来临时,他们又会去哪里呢?哪些戏子又来自哪里呢?为什么她们要去唱戏?

诸多问题凝结成一团,寄居在心里,在某个瞬间涌现,又拨动了记忆中的弦,让我回忆起年少时的懵懂时光。

相关文章

  • 家乡——戏

    三月初六 早晨起得晚了。却没有听到唱戏的声音,可是明明已经10点多。 出来见到爸妈,他们说要出去逛一逛集市。我和妹...

  • 家乡戏

    儿时最期盼的是每年秋收后的演出。 乡村的演出质朴简单,条件好的村庄有一个固定的戏台,条件差点的,就在空旷处搭一座高...

  • 家乡戏感悟

    淮剧是我的家乡戏。淮剧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说穷苦农民、盐民上门乞讨时唱的“门叹词”,一人打着竹板独唱,或二...

  • “戏”说家乡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女驸马选段 从我会记事起,耳边就时不时...

  • 家乡的黄梅戏

    说起黄梅戏,人们通常想到安庆,而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黄梅戏是我们湖北黄梅县的地方戏,后来大概是戏班子逃荒...

  • 在京城看家乡戏

    激昂鼓乐递乡音, 闽语谙熟悦耳听。 拥政爱民鱼水乐, 访贫问苦庶官亲。 修渠开道改天地, 植树固沙造绿荫。 众望所...

  • 家乡的地方戏

    老家蛟河口的地方戏,基本同于吉林二人转是家乡的传统剧目,每到冬闲,一些民间自行组织小地方戏剧团,有的五六人,有的八...

  • 陈昌龙|家乡的油菜花(三首)

    家乡的油菜花(三首) 戏作宝塔诗二首 (一) 花 ...

  • 看戏

    在故乡,我是听着黄梅戏长大的。对家乡黄梅戏,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 我家乡的黄梅戏

    “含悲忍泪往前走,见村姑站路口却是为何。她那里用眼来看我,我哪有心思看娇娥……”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个唱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lu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