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女驸马选段
从我会记事起,耳边就时不时想起一段黄梅戏。不管是男女老少,好像都会来上这么一段。先不说唱得好听不好听,起码氛围有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从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曲调婉转流长,有时明快活泼,有时婉约抒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分为: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如《荞麦记》中的王夫人。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安庆官话),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赵翠花、《小辞店》中的刘凤英等。演出整本大戏后,小旦行又细分出闺门旦及专演丫鬟的行当“捧托”。旦行是黄梅戏的主要行当,旧有“一旦挑一班”之说。
正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朝宗、《桐城奇案》的张柏龄等。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时常执折扇。扮演的角色如:《罗帕记》的王科举、《春香闹学》的王金荣、《女驸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等。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在黄梅戏中,丑行比较受欢迎。为帮助演出,小丑常拿着一根七、八寸长的旱烟袋,老丑则拿着一根二、三尺长的长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中的杨三笑等。
花脸: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如《卖花记》的草鼎、《二龙山》的于彪等。
以前,具体来说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村里隔段时间就会有戏班子走村串巷地搭台唱戏。
我记得有一次,村里来了一个戏班子,就在村部搭起了台子,从半下午就开始用大喇叭广播,那声音声音穿透力,在我们那连小轿车都极少的乡村,估计十里八村都听到了吧,宣传效果简直nice。
那时候奶奶还在世,我们几个小的一吃过晚饭就都跟着奶奶一起,驮着板凳(长的那种,可以坐好几个人)浩浩荡荡赶去村部。去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聚集在搭好的戏台前面了,我们自觉按顺序摆放长凳,一溜坐好,就等大戏开台。
美艳的花旦令人向往,佝偻的老旦眉目慈祥,老生的长须令人惊叹,小生的精致让人感叹,花脸的威武让人畏惧,最受欢迎的居然是小丑,他的扮相及行为都能令人捧腹大笑。
其实唱的戏,我们基本上都耳熟能详,都是听过很多遍的那种,不管是在戏台上,还是在电视里或者广播里都听过的,但还是忍不住凑这个热闹。那时候弟弟妹妹们都还小,根本受不住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屁股底下跟长了刺一样,扭来扭去,奶奶就发话让他们去旁边玩,当然我得跟着一起去,大姐头嘛,得照看着点。倒也不用担心奶奶一个人会孤单,老姐妹多着呢,我们一走,奶奶就跟相邻的老太太聊上了。
现在想想,从那个时候就有了“带货”了,因为戏唱到一半,戏班子突然给我们介绍起一款贴膏来,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奶奶很心动,她有肩周炎,是不是就发作,但奶奶没舍得。我舍得呀,那时候我已经上初中了,手里也攒了点零花钱,见识也顶够,觉得说得那样好,肯定差不了,奶奶看起来很喜欢的样子,就偷偷跑前面去买了一盒。回去的路上塞给了奶奶,老太太可高兴了,嘴里却说:“买这干嘛,没得钱掉。”我也不反驳,知道她很喜欢。
至于那贴膏到底有没有那么有用嘛,呃,我也不知道~
那是我最后一次在村里遇到戏班子唱黄梅戏了,此后的日子里,戏班子有没有来我不知道,因为上高中以后,在家呆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来去更是匆匆。可能戏班子有来过,只是我没遇上。
离开家乡,去合肥上大学,去杭州工作,来无锡定居,感觉离黄梅戏越来越远了,仿佛是进到了另一个世界,耳边再没了那些咿咿呀呀的唱念做打,没有了婉转连绵的戏曲悠长。
突然很想家,想念那一口鸡汤泡米,想念那一曲曲黄梅调。
《天仙配》选段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