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荣顺闲谈
马云如何掌控阿里巴巴千亿帝国?且看这里!

马云如何掌控阿里巴巴千亿帝国?且看这里!

作者: 洪荣顺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16:36 被阅读2905次

文 | 伊甸网(edenw_com)洪荣顺

马云团队如何在持股比例过少的情况下,通过合伙人制度掌控阿里巴巴千亿帝国?他们为什么不采用AB股?软银和雅虎为什么允许他这样做?

大家好,我是伊甸网 CEO 洪荣顺。

讲了好几期的合伙创业、团队股权分配架构等等。我上一期的《荣顺闲谈》中也有提到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有朋友问我,阿里巴巴的两大股东是雅虎和软银,马云和他的管理团队怎样掌握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呢?我之前有讲过AB股,也就是双层股权结构,但是阿里巴巴好像不是,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探讨一下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吧。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是在 2014 年的招股说明书中首次体现的,阿里巴巴合伙人也叫湖畔合伙人。

这个合伙人和我们讲的合伙企业里的合伙人是不一样的,这是阿里巴巴自己创建的一种内部的管理制度,不是法律层面上的合伙人。

在招股说明书中,阿里巴巴有 28 名合伙人。其中 22 名来自公司管理层,6 名来自关联或者附属公司的管理层。

对于合伙人的要求,也比较简单易懂。新合伙人入会时,需要原来合伙人 75% 同意才行,一人一票;新合伙人至少要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每名合伙人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合伙人拥有独家权利任命董事会人选;马云和蔡崇信是永久合伙人;其他合伙人在离开阿里巴巴或者关联公司的时候即退伙。

以上就是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一个大概的情况。实行合伙人制度以后,阿里巴巴就不再有创始人了,而是合伙人。

为什么要搞合伙人制度?而不学习百度这些搞 AB 股呢?

网上有网友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是马云的股权比例太少了。根据招股说明书上披露,马云的持股比例是 8.9%,蔡崇信是 3.6%,软银是 34.4%,雅虎是 22.6%。

就算实行双层股权架构,马云 1 股有 20 个投票权,也才 62.99%。如果以后要变现,抛售股票,想保住控制权就难了。所以,他才搞一个合伙人制度。

那么,阿里巴巴的这个合伙人制度,到底是怎样控制企业的?

这里大家要弄清楚这么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董事提名权。招股书中提到,依据公司章程,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后,阿里巴巴合伙人有权提名阿里巴巴过半数董事,提名董事需经股东会投票过半数支持方可生效。

所以大家能看清楚合伙人权利的体现吧?合伙人控制董事会,董事会再控制公司。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合伙人并不是直接任命董事,而是以提名的方式,再由股东会决议通过后才生效。

所以,如果合伙人的提议被股东会否决了,也是没用的。但是如果闹到这种局面,那就非常有意思了。合伙人可以一直提名,直到股东会通过为止。

但是,马云不是傻子,不会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合伙人制度里还提到,如果股东会一直没同意,或者有人离开董事会,那么阿里巴巴合伙人有权指定临时过渡董事。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我都能间接任命董事。

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不管是 AB 股还是毒丸计划,都是在股权上做文章,以达到控制股东会的目的。而阿里巴巴是在董事会上做文章,难道董事会的权利比股东会还大?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区别,股东会是几个出资人的会议,也就是老板的会议。老板可以参与公司管理,也可以不参与公司的管理。所以老板们可以选出一些人来管理公司,这些人可以是老板,也可以是员工。

在企业日常经营中,老板们说,有大事才来找我,小事你们自己看着办。而董事会就是企业日常运营的管理机构,如果论权力,当然是股东会大于董事会。

但是,如果股东们信任公司的这个管理班子,自然就不会过问太多,也不会故意阻挠。

雅虎和软银之所以能批准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要么是这两个大股东确实信任马云的这个团队,让马云和他的小伙伴去赚钱,而他们等着分钱就好。要么就是雅虎和软银不怎么想和阿里巴巴长久玩下去了,等合适的时候,逐渐抛售手里的股票。

不管是哪种情况,反正软银和雅虎都同意了。同意由马云他们这群人去管理公司、去捣鼓董事会。

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里并没有软银和雅虎的人,至少目前是没有的。所以,软银和雅虎是无权干涉合伙人的。

这样,阿里巴巴合伙人如何控制阿里巴巴集团,大家清楚了吧?

我们来聊一聊阿里巴巴的这些合伙人。

2009 年,在阿里巴巴十周年庆的晚会上,18 个创始人向马云辞去了创始人的身份,从零开始。用马云的话说是,阿里巴巴进入了合伙人的时代。

2010 年,阿里巴巴正式将合伙人协议确定下来。阿里巴巴的这些合伙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马云、蔡崇信为代表的创始团队,一共有 7 人。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吴泳铭、彭蕾、戴珊、金建杭和蒋芳。

这里要特别提一个人,蔡崇信,他是仅有的两个永久合伙人中的一个。蔡崇信在来阿里巴巴之前,在德国投资公司工作,年薪七十万美元。按照马云自己的话说是,蔡崇信的工资当年可以买下 5 个阿里巴巴。加入阿里巴巴以后,每个月拿 500 块人民币的工资。帮忙注册公司,给其他人讲股权,跟马云满世界找钱。阿里巴巴的第一笔融资是他找来的,和孙正义的谈判是他去的,收购中国雅虎也是他主导的。

可以说,蔡崇信是马云的财神爷。

第二类,基本上是 2004 年以前进入公司的,由阿里巴巴内部自己培养起来的,一共 12 人。比如曾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 的陆兆禧、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

第三类,2004 年之后进入公司的, 一共 15 人。比如阿里云的王坚、集团参谋长曾鸣、现任集团 CEO 张勇等等。

阿里巴巴上市后,合伙人经历了两次变动。一次是陆兆禧的退休,成为荣誉合伙人。另一次是新增俞永福、郑俊芳、赵颖和孙利军四人。

到这里可能有创业者会问了,这样的制度适合我们用吗?

这里我先说明一个观点,不管是毒丸计划、AB 股还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都是公司管理团队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对于未进行多次融资的创业团队,或者未上市的企业来说,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合伙人、管理团队之间的问题。

所以,不管是毒丸计划、AB 股还是合伙人制度,看你在什么时候用、用在谁身上、针对谁。

阿里巴巴合伙人并不是一个凌驾于股东会的权力机构,事实上它也只是一个管理机构,一个类似于咨询顾问的团队。它的产生是为了加强管理层的凝聚力,是真真切切服务于公司的机构。

所以,方法摆在这边,适不适合你用,要看你自己所处的阶段。

再者,阿里巴巴用这种方式来保障创始团队的控制权,主要是由于早期融资时,在投资人面前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投资人可能也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相对成熟的投资模式,导致早期互联网公司中可能出现创业者股权比例过低的情况。

其实,不止阿里巴巴这样,腾讯早期也是这样。

现在专业的风投机构,一般比较尊重创始人的持股比例,也比较尊重创始人及创始团队的控制权。在经过三四轮的融资后,创始团队的股权比例也通常会在一半左右。

总之一句话,创始团队和外部投资者的博弈是可以把控的,最难把控的是创始团队之间的战争。这一点,真的无法解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云如何掌控阿里巴巴千亿帝国?且看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gl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