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辑给我发来一张朋友圈图片,说好开心。
朋友圈是北京某高校学院院长发的,是对我们新媒体营销系列丛书的评价,重点是八个字——相见恨晚,没有之一。
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当然内心也很开心,团队的作品被使用单位高度认可,其实不仅仅是这所高校,我们这套书出来时间虽然没有赶上去年的秋季教材征订季,但这个春季学期,依然被不少高校采用,像河北科技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山东外贸学院、横店影视学院、福建三明学院、温州技师学院、湖北科职学院、天津青年职业学院......
为什么这么多高校选用?因为这套新媒体教材,从基本的营销概论,到微博、微信营销,再到文案的创作和传播、运营实战、社群营销等都给你设计好了,我们作者全部是实战派!
再随便增加一本书,就能100块钱买到原价近200元的书了!
这个价值100元的福利爽不爽?
2
能搞出这套教材,还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2016年5月,人邮出版社的朋友来武汉找我,问我能否牵头写一套新媒体教材,他们说这件事非我莫属。
理由很简单:
【1】新媒体玩得溜的人基本不懂高校教学;
【2】高校教学玩得溜的人基本不懂新媒体;
【3】两者都溜的人有的是赚钱机会,谁愿意写教材?
插一句,出教材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回报,不如我出去讲一天课收入多。
我说,所以你们就来找我?
秋叶老师,教育需要您这样有情怀的人。
得,别捧,这教材一出,配套PPT课件要不要做?配套教学大纲要不要做?配套教案要不要做?老师不会教,配套培训要不要做?
哎呀,能做最好啊,这样高校老师就有福了!
可我做不了这些事,让我想想吧。
除了编写新媒体教材,还有两大难题。
其一要解决高校老师教学师资培训问题。
有了教材不等于高校老师就会教新媒体,也不能解决高校老师不懂新媒体,不会教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实操经验。
所以这套教材,肯定要把如何培养教师这个问题也纳入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我的确做不了组织和培训高校老师掌握新媒体教学的事情。这是其一。
其二必须解决长期的教材编写团队的问题。
新媒体教材不可能是一本,概述是一本,微博是一本,微信是一本,直播是一本,文案是一本,头条号这种媒体平台是一本,社群是一本,各种实战技能是一本,初步算算就得8本,我一个人三头六臂也搞不定。
另外呢新媒体不像别的教材,可能每年都需要升级,否则就跟不上新媒体发展形势,必须有稳定团队持续跟进,否则教材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
但组建一支靠谱的,愿意不赚钱做这件事的实战派团队,谈何容易?
3
仅仅靠出版社的资源和我的能量,搞不定这事。
2016年6月,泰岳教育吴总也来武汉找我,问我能否牵头帮忙策划新媒体高校实训项目,他们说跟踪我很久了,觉得这事非我莫属。
听着耳熟,感觉都是一个套路啊!
泰岳教育吴总是非常有诚意,每次来武汉都和我谈,这事也是第三次见面了,我突然想到,如果【1】我来组织教材写作和核心师资团队组建,【2】人邮负责教材推广,【3】泰岳负责高校师生实训项目对接,这个组合似乎可以破解难题。
泰岳加入后,未来创作团队小伙伴还能成为高校培训讲师团成员,通过教材入口打造圈内的个人品牌,这就使得回报开始多元化。
事实上,教材写完,我们的小伙伴已经开始得到内训机会、高校讲座机会,如果没有教材编委会成员,教材作者这个身份,走进高校还是略有困难。
现在的问题是说服两家合作,这个事大家利益结合点很明确,合作也很自然。要谢谢泰岳教育和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成为教材的出版方,扫清了教材出版的大障碍。
现在球抛给了我,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团队?
4
一件事能不能做成,有没有找对人很关键。
我一直都很明白这一点,但找到合适的人一直都是很难的事情。一开始我找了学校的老师,但不行,老师缺乏实战,写出来的内容完全感觉不对。所以我不得不去找有实战经验的人。
好在我做秋叶PPT69群,做知识IP大本营,差不多两三年时间还是沉淀了一批人,我所需要的是和他们约合作,然后给任务测试。
就是这样,我逐步发现了秦阳、张向南、刘二狗(刘勇)、叶小鱼、哈默、勾俊伟这些小伙伴,然后萧秋水做副主编,帮我把关。
这个过程现在说起来轻松,其实搭建团队也不容易,有的教材写作者是16年10月才最终落实到人,说起来,如果我告诉所有的人,我能在一年内搞定8本新媒体教材,估计当时也没有人信。
然后就进入艰苦的写作过程,对小伙伴而言,写教材有三个大挑战。
【1】必须改变互联网文风。
比如要从第一人称的我,或者第二人称的你,转变为第三人称描述,教材是很多老师用的,不希望有太个人的视角。
比如要禁止大量的反问,各种表达情绪的热词,口语化表达,教材要用冷静客观,要用书面语。
【2】要选择大学生也能理解的案例。
很多人不知道教材案例选择是很难的,太跟热点的不行(容易过时),太过于低俗的不行(新媒体上这种很多),太冷门品牌或行业的不行(学生不懂),太复杂的策划不行(学生不理解背后的运营)。
这样就给教材写作设置了很多坑,比写外面的商业书自由度小很多。
【3】要在每一节设计可以练习的习题。
教材是服务教学的,教学必须有学有练的。外面很多新媒体的书只满足讲概念说案例,但对于如何实操并不深入,甚至作者自己也是拼凑案例写出来的,谈不到细节层面。
但是教材是必须帮学生学到知识,不能没有习题训练。而且出习题是有技巧的,不能太难,太难学生无法下手,要能考核到学生的知识点,又把题目难度控制在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
这一点我多年开发在线教育课程的经验是发挥了作用,我觉得我还真是做了一个主编该做的工作:
【1】确定选题,找写作团队;
【2】确定文风,把握整体质量;
【3】协调资源,确保进度可控。
说实话,每本教材初稿出来,都做了大量修改。有五本初稿出来,出版社问我意见,我直接说,别问了,不合格,重写。
小伙伴虐得够惨,但都无怨无悔,经常熬夜到两三点写这套教材。
我事后想,他们怎么就这么拼命?首先是觉得给大学生写一套好教材的确是一件有情怀的事情,另外也是相信跟我合作,一定不会亏待大家的,这么一想,我心里压力也大了一分,必须得把这套教材搞成啊。
5
这套书是陆陆续续出版的。
2016年11月,《新媒体营销概述》和《微信营销与运营》先出版了。
2017年04月,《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出版
2017年05月,《新媒体运营实战技能》、《微博营销与运营》、《社群营销与运营》出版。
2017年07月,《新媒体写作平台与运营》、《直播营销》即将出版。
市场的反馈出乎意料,作为教材,这套书居然也能有人买,卖得还不错。
《新媒体营销概述》这种纯教材,居然加印一次,4000册。
《微信营销与运营》加印两次,一次4000册。
更不用说,出版社把样书给部分高校看了以后,已经超10所高校采用,下个学期,出版社估计采用这套教材的高校会突破50所,
5月,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行指委在常州召开工作会议,处长看到这套教材,非常认可,主动要了一套,引起高校老师纷纷咨询。我也很幸运接到电商行指委邀请,参加网络营销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制订讨论会。
还有两个高校已经发出邀请,要请教材团队老师到学校做分享,给老师们上课,给他们专业建设做参谋。
这件事,我们干的漂亮!——我趁热打铁,告诉小伙伴们,教材编写团队就此成立,以后形成稳定班子,配合出版社,定期升级更新,有培训机会,也互相补位。走到这一步,大家都很乐意,事情顺理成章。
我想这件事也说明我的做事风格,不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而是看清楚整个格局的根本需求,整合相关方资源,形成一个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的团队,积小胜为大胜,慢慢让一件事在做出漂亮工作基础上,得到更多的人支持,更多的人认可,慢慢把事情滚大。
这套书目前已经全面在京东上架,如果你想买套装,直接点【链接】,现在就可以入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