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理》——去往的是“静”!

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去大理》
好久没有认真休息过了,突然安静下来,感觉有点不适应。音乐已经是我们这代人在后的“安眠药”,生活奔跑不止,坎坎坷坷,有些时候真的需要安静下来休息一下。
休息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而是重装待发,换一个心情重新开始!
郝云的这首《去大理》,从一开始就平淡地问 道:“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是呀,人生没有十全十美,怎么会没有不太满意!歌曲的第一句词就牵动了我,我安静地继续听下去。
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去大理》

不快乐又不喜欢,那就一路向西,去大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前段时间网络上火热的“请假词”。这位“请假先驱”是拥有何等的勇气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呀,想必他当然是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
生活中人们在一处待久了,慢慢会对这一地点滋生许多反感,就是“既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但是会“一路向西去大理”的人又有几个?
去大理,追求的是内心的一份安静!
大多数人选择出行的时间段是人多的节假日,旅行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安静那将毫无意义。
去旅行,如果是“去看热闹”,那何必要去往山水之间、名胜古迹?去大街小巷不是更明智的选择吗?
去大理,要享受的是途中的故事,和终点的“安静”!

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也许爱情就在洱海边等着,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去大理》
谁的生活没有不快乐和不喜欢,谁的身体和心理上没有岁月打磨的痕迹?
生活即使再如何地令我们不满意,难道我们就应该怨天尤人,感慨岁月在身体和心理上留下的痕迹吗?
如果仔细计算一下人一生的时间,会发现,绝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平庸的、漫无目的的、不被人理解的,同时也是一直拼搏的。
少年时,生活是在被教育中度过的。一天又一天地被教育着,从来没有人愿意听我们解释。但我们都忽略了“初生牛犊”的我们,确实什么都不懂。
青年时,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理想。但是理想往往总是不被看好,不被人理解。每天有无数的嘲笑,同时也有人劝我们,面对现实吧。其实,人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分岔路口,选择继续走下去,或是选择放弃。可以确定的是,多数人是选择放弃的。
中年时,在生活面前,我们一败涂地。之后就开始了长期的漫无目的地活着,纯粹是活着,没有一丝想法地活着。
但是是我们从未停止过拼搏与进取,同时我们也不能停止拼搏与进取!

“单位时间”过后,生活安稳了下来,一切归于平静,平庸。不会再有什么波动,同时生活也不会再有任何改变。
这是过程,应该说是大多数人人生的过程。只有少数人群在理想前选择了坚持,同时也只有少数人群的理想得以实现,但最终都逃不了“重归宁静”。

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去大理》
上天不会一直眷顾谁,也不会一直漏了谁。生活本就应该是安静的,所有追求的东西都应该有一个终点,都会画上一个句号,保持本心才是关键。
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终点,最终的目的都“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过程无论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最终都要沉淀自己的内心。
欢迎关注简书作者@爱文者胡迎俊,或微博@爱文者—胡迎俊,公众号:文者悦读参与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