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已金秋,随女儿成都小住,特意拜访杜甫草堂。
草堂位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草堂有正门、北门、南门之分。从正门进,门外是两株婆娑大榕树,两侧粉墙八字排开。门檐上悬挂着出自杜甫诗句的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草堂历代几经扩建,如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林木蓊郁、竹荫蔽日、建筑成群的古代风格园林。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是园内主体建筑,或宏阔多姿,或端重典雅。杜甫的茅屋,在阔大的园林中,只占了小小的一角。现代人所看到的茅屋,自然不可能是杜甫住过的草堂。世间哪有一间草房能经受千百年的风霜雨雪啊!
我徜徉草堂,遥想当年杜甫寓居那茅屋的情景。
杜甫经历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长安仕途追梦;经历了“至今犹破胆,应有未招魂”的七年战乱流离。公元759年1 2月,从甘肃同谷辗转来到成都,一路历尽艰辛。一家先是寄住郊外的草堂寺。也许是住草屋的感受亲切舒适,杜甫便动了自己建一座草堂的念头。在城里做官的表弟王十五来看他,并送钱帮助建造草堂。杜甫在《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堂资》中写到:“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惟表弟,还往莫辞遥。”当时资助杜甫的,一定不止这位王表弟,还有其他人。当地好几位县令、县尉,有的是仰慕杜甫诗名,有的是杜甫以诗奉乞,给送来桃树苗、松树苗、桤木苗、绵竹,为草堂营造一个花木飘香的幽美环境。草堂落成,杜甫高兴地作《堂成》诗纪之:“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求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汉代扬雄有宅在成都,名草玄堂。扬雄曾在此仿《易》作《太玄》。诗人称,别人将此宅比作扬雄宅,这哪能相比,自己很懒,不能像扬雄那样写出《解嘲》来。被兵火与饥荒逼得长年流浪漂泊的诗人,终于有了一处安身之所!
一座诗歌筑起的文化圣殿——拜访杜甫草堂在草堂内,我走过一段长长的竹树掩映、红墙相夹的花径,探古寻幽,仿佛在历史的隧道中行进。我看到杜甫在草堂安居后,胸中波澜汇聚于笔底,万物风情跃然于纸上。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渐句漏令,不得问丹砂。”
他在《为农》中,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田园风光,安居之后的农夫之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他在七律《江村》中,抒发了自己草堂生活的愉悦之情。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在这些诗中,我们看到诗人对一位名叫黄四娘邻居的热情赞美,感受到诗人和农民之间那种融洽的关系。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茅屋中有客至,诗人是那么谦恭,是那么欣喜。
“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推已及人,他想到天下“寒士”。这是何等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一座诗歌筑起的文化圣殿——拜访杜甫草堂
杜甫在草堂只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共作诗二百四十余首。史诗堂陈列着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杜甫作品。他一生遗留给我们一千四百多首诗。还有许多诗歌是失散了。
当我告别草堂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杜甫草堂,是一座诗歌筑起的文化圣殿;是一艘在岁月长河中,漂浮不沉的航船;是光耀千秋,温暖亿万人心灵的精神故乡。
备注:今天家中有事,没办法续写昨天的故事,用的父亲的旧作。抱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