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很多时候,一本书就和一个人一样,每个人的性格不尽相同,每本书也会带着不同的特质,不管我们在阅读之前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在翻开它的那一刻,都会不由自主跟着走进入设定好的基调和情绪之中。
所以,如果你不够乐观,如果你并没有对人间保持着坚定的热情,那么,请晚一点翻开《人间失格》。
这是我在艰难地读完它之后的唯一的建议。
01
要读懂《人间失格》,一定要了解作者太宰治。
太宰治,毁灭美学的代表大师,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四次自杀未遂,第五次终于投水而亡,不安、逃避、绝望、痛苦勾勒出他的一生,所以他将这种内心感受全部投射到创作中,并在遗作《人间失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只要对他的生平略有了解,就能看出这几乎是他的自传,故事讲述了大庭叶藏从幼年到中年一步步沉沦毁灭的过程,书中大部分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型,许多情节都是现实的写照,你以为杜撰出来的绝望真实存在过,没有提到的结局实际以最惨烈的方式收场。
当你知道一切虚假都是真实,没有什么会比这个更令人绝望。
02
人间失格,意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起初我并没有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就像不明白太宰治为何一生都在追求自我毁灭,但借着大庭叶藏的自我剖析,最终窥得一二。
从童年开始,叶藏就因与众人格格不入的自我的觉醒而恐惧不安,结合太宰治的生平资料,可以猜测这种早慧与他自身的家庭有着深重关联。太宰治出身富豪之家,父亲是当地重要的政要人物,母亲常年体弱多病,于是他便一直由他的姑母和保姆照顾,由于日本严格的子嗣继承制度,身为第六子的太宰治注定无缘得到家庭的重视,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敏感。
为了与他人“产生些微的联系”,于是叶藏开始拼命地插科打诨,这种幼稚而可悲的伪装不断蚕食消耗着他,最终让他陷入一种惯性的自我否定,于是他“将自己独个儿的懊恼深藏在心底的小盒子中,将那股忧郁、神经质一味地藏了又藏,一径地佯装天真无邪的乐天派,日渐长成了一个完美的逗乐儿的怪人”。
到了学生时代,他曾差点被朋友揭穿伪装的经历,最后因为对方没有追根究底而勉强保全,但随着他逐渐进入社会,这种伪装越来越难以为继,所以他开始寻求“边缘化”:与艺妓厮混,加入秘密研究会,逃课酗酒,直至殉情自杀……
被救回后,叶藏因协助自杀而遭到起诉,从此产生了强烈的罪恶意识,于是愈发放浪形骸,直到他结识了良子。她是理想人格的象征,代表着对他人全心的信任,因此他也在与良子结婚后获得了短暂的精神救赎。
但社会的恶意与伤害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良子因为其“纯洁的信任心”却遭到玷污,这无疑是压垮叶藏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终于对一切失去了自信”,成为一个“人间失格”者。
这些自述式的经历,是太宰治滴血的灵魂剖白,也是他最终沉沦毁灭的原因。
03
信任是罪吗?
这是叶藏在失格的边缘徘徊时对自己的灵魂拷问,也是他认为自己一生郁郁难平的根源,但原因真的如此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造成叶藏失格的根本,是他在面对异化的自我个性无法与社会同化而造成焦虑不安时,选择用伪装来遮掩这种与众不同,并让这个虚假脆弱的伪装人格跟随了他一生。为了与世人建立联系,他隐藏自我,屈从社会,对所有人都保持深深的戒备,在抵挡伤害的同时,也隔绝了所有的关怀,他实际从来不曾打开过内心,最终也使他失去了对人的认同与信任,逐渐走向毁灭。
这个世界确实不只有美好和希望,逃避是一种本能,在面对懦弱、孤独、绝望、恐惧夹击的现实时,有人选择了臣服,就此卑躬屈膝,沦为命运的鬣狗。可也有人拿起手中的长剑,在鲜血淋漓的厮杀中扬起高傲的头颅,成为这场战役的英雄。当你屈从于软弱的内心,那么就已然挥别得到救赎的希望。
同为日本作家的三岛由纪夫曾评价太宰治“气弱”,对他的作品尤为鄙薄,他的自我毁灭,是一个残缺软弱的灵魂在地狱之火的炙烤中走向崩溃的必然结局。但不可否认的是,太宰治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真相,尤其当他将自己血淋淋地剖开之后,也让这个事实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出现在众人眼前。
生活也许有磨难重重,如果毁灭是一种本能,在命运翻覆之下如同蝼蚁的人类,如何用尽全力去争取一个生而为人的资格,这或许是这本书能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
如同书里最后评价叶藏“是神一样的好孩子”,愿每一个人间失格者都能挣扎出一条为人的生路,愿所有不幸终得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