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式離婚」,是一套在香港上演的舞台劇,已經是第四次公演了。朋友告訴我,一定要去看,看完會對婚姻,對感情會有更深刻的體會,結果證明,他說得沒錯。
文章最後會補充多一點關於這舞台劇的信息,現在我就從故事內容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看這舞台劇哭了三次,就由我哭這個切入點去說我對這個劇的看法吧。第一次哭,是女主角Emily去找自己的閨蜜文烈,當時閨蜜的情況是在外婆的葬禮中,而且幾天之後,閨蜜就要再次結婚了。
沒錯,這套劇第一個經歷離婚的人就是這個閨蜜文烈,但是她算是已走出離婚的陰影,步向下一個階段,感覺就像是經歷完葬禮後,再次得到重生,很正面對不對?但當中她有一句對白:「我到婆婆死都唔敢同婆婆講我離咗婚...」,我眼淚就流出來了。
其實...離婚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醜事,不可以讓人知道的,對比起當初結婚時,每個人的祝福都是錦上添花;到要離婚的時候,別人不去多口問離婚的原因已經是對你的雪中送炭了。
我明白為什麼文烈為什麼不想告訴婆婆,因為離婚家人一定是會擔心,會想知道為什麼自己最好親人的婚姻會落得被叛死刑的下場,一定是有什麼誤會,一定是!但當時人在面對那段不能挽回的破裂婚姻時,已身心俱疲,真的沒有心力去安慰比她還要傷心的家人了。
當時,已經哭濕了一張紙巾。
第二次哭,是劇中的高潮,梁太太的離婚案上庭前後。其實,一宗離婚案是可以歷時很長的,主動是看案件的複雜程度,你會問,離婚有多複雜?很複雜的,如果你和你的伴侶有很多「資產」,要分的時候,要多麻煩,有多麻煩。
梁太太兩夫婦是富豪那種級數了,她因為丈夫的不忠而要離婚,其實她更多的是不甘心,為什麼當初陪丈夫辛苦創業的是自己,其他女人可以因為和他的丈夫有染,從中分享公司成功的果實,所以梁太太執意要高額贍養費及公司股份,其實也只是不想自己的丈夫和小三可以生活得太過消遙快活。
但當真的要上法庭前,梁太太得知的,卻是丈夫往郵局路上被車撞死的消息。她的丈夫為什麼要去郵局呢?因為梁先生一直有助養兒童,不同年齡,都是叫「Maria」的兒童,而梁太太的英文名字,就是叫Maria...
梁太太說了一句「世界上所有Maria都愛他,唯獨是他家的那一個,不愛他。」梁太太當時很後悔,因為她的丈夫其實心中一直有她,但自己卻要離婚,雖然我不明白為什麼她的丈夫助養「Maria」就等於愛她這個「Maria」,但台上演員充滿能量的演出,讓我感受到,這個梁太太就像是活的,真實的就在我身邊一樣。
其實和你鬥氣那一個老伴消失了,你也會很傷心吧。如果她是求財,那她已經得到了她想了的,她丈夫死後,她擁有繼承權,小三什麼也沒有。但我想,梁太太寧願丈夫沒有死去,繼續讓她有個憎恨的對像也好,讓梁太太有生活的「目標」。
其實,婚姻生活,最可怕的是「當愛變成習慣」,習慣了這個人在自己身邊,習慣了他的氣味,習慣了他的動作,習慣了他的品味,習慣了他的思維。所有要分開,就像和自己身體的一部份告別,會很不習慣,很痛苦,而且需要很長時間去適應。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長者,長年陪著自己的老伴死去後,自己也活不長。
至於第三次哭,我就不在這裡說明了,因為在寫這篇時,我也哭了兩次呢......或者將來當我可以面對的時候再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