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方哲学史 | 古典时期 | 柏拉图4

西方哲学史 | 古典时期 | 柏拉图4

作者: LHLaw13 | 来源:发表于2023-07-28 10:47 被阅读0次

    ## 理念论 几个比喻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几个比喻来阐释理念论,这里我们只聊两个:太阳,洞穴囚徒。

    理念,就像太阳一样,在世界中是至高无上的;

    理念带来真理,就像太阳带来光明;

    理性给予我们获得真理的能力,就像眼睛给予我们感知光明的能力;

    但理性不是真理,也不是理念,就像眼睛不是光明,也不是太阳。

    在洞穴中,囚徒被绑,背对洞口,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

    在洞口,有一把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各种物品从一边被运送到另一边;

    囚徒看到后壁上移动的影子,认为这就是“真实”;

    如果有一个囚徒获得“自由”后转身,他自然会看到那把火,进而发现影子其实并非“真实”;

    如果他走出洞穴,看到太阳,以及阳光下的其他事物,肯定会更加吃惊;

    如果他走回洞穴,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其他囚徒,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没人会相信他。

    我们可以说,柏拉图的理念论不只是本体论(关于存在的理论 Theory of Being),也是认识论(关于知识的理论 Theory of Knowlegde)。

    现象世界及我们相当一部分的认识,都是易变的、不完善的;

    通过不断反思、去伪存真,我们是可以获得客观真知的;

    之所以可以,是因为理念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言语表达及现象世界的“背后”。

    我们能从现实中各种不完美的圆中认识到背后的完美的圆;对于善、正义的认识也是这样。

    因此我们对语言所做的概念分析不只是单纯地文字游戏,它确实可以引导我们走向真理。

    ## 理念论 灵魂学说

    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灵魂学说进一步发展。

    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肉体出生前就已经居住于理念世界中了,即使肉体死亡也是这样;

    人的整体,既是理念世界的产物,也是现象世界的产物——他的灵魂处于理念世界,他的肉体处于现象世界。

    人的真实部分在于其灵魂,我们所说的“生活”是指灵魂住于肉体中这一时期的活动——灵魂像“跳水”一样,进入了现象世界,这就是人的出生,它以肉体形式对外呈现;过了段时间后,灵魂从肉体中解脱释放,复归于理念世界,这就是人的死亡。

    柏拉图的认识论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居住于理念世界的灵魂,可以直接“看”到理念;

    被肉体绑住以后,就“失忆”了;但在“生活”过程中,由于现象世界的某些事件,灵魂可以暂时地回忆起之前所知道的理念,正如看到一个不完美的圆,可以让它想起完美的圆。

    但这种回忆并不容易。因为即使看到同一现象,有的灵魂也不一定能回忆起来——这些灵魂都陷入了认识论的黑暗中(佛家的说法叫“无明”);不过,有的灵魂则可以冲破枷锁。

    在这一点上,柏拉图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对理念的洞见,需要良好的才能与艰苦的训练,只有经过挑选的少数人才能接近真理。

    道家的“非至人不传”也表达了这种悲观,所以他们消极避世,讲求“无为”;

    而儒家的“有教无类”则表达了一种乐观,因此他们积极入世,“明知不可而为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史 | 古典时期 | 柏拉图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nr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