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月7号幸福课

3月7号幸福课

作者: 刘凤玲_f74a | 来源:发表于2024-03-14 20:05 被阅读0次

想太多,向内攻击自己,去向他人确认吧

全能自恋每个人都有,健康的自信有边界,有疑惑去确认、核实,自恋是猜测,主观判断,被情绪裹挟

分清感受是我的,还是她的

区分事实,感受,观点,立场,不要否认他人的感受,不强加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你开心就好,你的世界你说了算,每个人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不影响他人的自恋都是可以的

人最舒服的相处是合作模式

青春期家长不要活在全能自恋中,不然会被碾碎,别把自己的意志延伸到孩子身上,总觉得我是对的,我是好的

我喜欢早起,不会因为为了喊你起床早起。如果只有我能做,且我愿意,我来帮你。

人不要浪费情绪,在工具能做的事情上,人和ai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情绪,但人的情绪也有能量,你不能把能量放在糟糕的体验上,避免情绪的消耗,做能增加能量的事情上,享受其中

能用工具的尽量用工具

早点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她,让她能作为正常人好好生活

成年人自己闯祸,自己承担

瞬间长大,你能成为别人的依靠,不再依靠别人。慢慢长大是最好的,慢慢的放手,把属于他的责任还给他。

收回自己的全能自恋,不把自己的意志延伸在孩子身上。做好家长的功课,对方的需求,自由意志要尊重

人生真正的学习,全是自学,要早点明白对孩子放手。

广告学的鼻祖是心理学的华生,广告是心理的暗示。当红偶像年轻人会投射他们的愉悦,美貌,运动感等。

人都是受潜意识影响的,人会自圆其说,自证预言,所以一定正向引导孩子,给自己好的假设

对孩子积极期待,不是完美期待,掩饰不住内心的失望,氛围感不一样

爱你如是,骗不过任何人,看到孩子天然的优势

人民币都不能让所有人喜欢,还有人觉得美金好

别人家的孩子也是被脑补出来的,现实成绩好的孩子就被脑补出来什么都好。旁人怎么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自恋不是爱自己的表现,对平凡有一种羞愧感

和孩子打交道,肯定过程不是结果。用成长型思维和孩子交流。

怎么做不重要,做的时候看是否纠结,能自洽就好

心音性耳聋,家里一定有一个控制感强的人。是人和人之间的生存模式,不想听唠叨,又不想起冲突。

孩子的头痛,肚子痛,发出的很多信号,家长收不到。忽略孩子的情绪,强迫他去做很多的事情。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吧

2008年是中国心理学的元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精神类疾病高发。首先是物质的满足带来的幸福感,去多赚钱吧。然后精神追求的幸福,欲望的减少。

心理需要外部认同,需要品牌的力量,完成蜕变,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就不需要了。

活力能滋养自体就是自信,活力能滋养他人就是热情

当自己的全能自恋不能满足,面对的问题,找不到答案的时候,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一想。比如孩子在学校被老师骂了,老师告了家长,我们该怎么对待孩子?

当自己有问题的时候,看谁都有问题。亲子关系中,母亲也会嫉妒孩子,比如女孩和爸爸的关系好,学习比自己当年好。

你没有给孩子过目不忘的基因,为什么想着孩子处处都为你争光彩,让你走到哪里都收到老师、校长、别的家长都羡慕呢!不要自己有病,让孩子吃药,让孩子成为最后背锅的。

半岁内的孩子是全能自恋的,半岁内不要做任何规矩,无条件的满足。巨婴的状态就是世界随着我转的,我饿了,全世界都饿了。随着年龄慢慢分化,分化出我和别人。随着孩子的成长,要让他知道语言是有力量的。

只要不犯法,不杀人放火,不触犯道德法律的底线,都要去尊重。

打动你的东西,一定是你心目中有的东西,外界是承载的载体。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定要进入一个真实的关系,真实的关系才可能看到一个不完美的人。真实的人才可爱,完美的人会让我们害怕。

你配得上一个完美的孩子吗?自己都有很多的不足,不完美。

要选择你看待世界的视角,累积和训练思维就不一样了。

觉察日记,我犯过的错,我起过的情绪,我看到他人的人生,对我有什么警觉作用。

不要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样你会痛苦,就像老公。当你看到他某些不好的时候,一定要想想他相反的一面,学会从多角度看待任何人。

心理咨询的原理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同一件事角度越多世界就越开阔。也就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

能获得幸福感的基本条件,看到当下拥有的,去记录你的生活,幸福二三事。

泰国的时候就享受美食的美好,然后回到家就切换到当下的状态,感受减肥的美好

什么是真实的关系?我和你,我看见你。我表达我自己,我也允许你不接受我任何的建议,尊重你本来的样子。

怎么和别人进入真实的关系?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他给我的,我不要,可以重复三遍,谢谢,我不要。是可以彼此驯化的。前提是我全然的看到了你。在全能自恋里很难看到他人,很难进入真实的关系。你和我的边界都是训练出来的。你要为自己的不要或要负责,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

节省情绪消耗,不猜测,不瞎想,进入真实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幸福课

    理想主义都一样 幸福课系列 ⊙幸福课一: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 ⊙幸福课二:你期待什么,就发现什么 ⊙幸福课三:积极心...

  • 幸福公开课笔记

    公开课《幸福课:第1课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公开课《幸福课:第2课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公开课《幸福课:第3...

  • 幸福课——Ⅱ

    早上把幸福课第二课听完后,简直是醍醐灌顶。迫不及待想打电话给弟弟分享,可是他不在,趁着记忆尤新,我赶紧把它记录下来...

  • 幸福课

    4、人性约束观与非人性约束观区别,人性约束观的意义,以及允许自己做一个凡人的意义 6、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区别。成...

  • 幸福课

    【图乐园幸福课~家长课堂】20180304 我们一起探讨自己的家庭树,是为了更好地看到我们身上流淌着父辈的血脉,不...

  • 幸福课

    看别人的缺失,别人不一定受害,自己先受害。 看别人的功德,别人不一定受益,自己先受益。 幸福是一种选择,关键在,你...

  • 幸福课

  • 《幸福课》

    ——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百日共读计划”我读的第四本书是关于心理学的《幸福课》,全书一共分为十个大主题,每一个主题...

  • 幸福课

    提问题的重要性:当我们提一个问题的时候,会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的一个频段.如果提的问题是:“哪里出错了,哪里可...

  • 《幸福课》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这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并总结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月7号幸福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vw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