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da842d605ecc325f.jpg)
中午吃饭,是投资还是消费?消费,那没有中午吃饭,晚上就没法工作,为了晚上的工作,中午吃的这顿,就是投资。度假旅行是投资还是消费?消费,但也可以看做投资,为了我以后老了有美好的过去回忆。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他的《利息理论》中,有句名言: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Investment is the balancing of consumption over time)。投资就是消费,只不过是要在时间维度上达到平衡。
每个人追求的,不是今天的消费最大化,也不是明天的消费最大化。我们追求的是我们终身每一个时间点的收入之和最大化。一颗苹果树,今年结十个,明年结十个,后年结十个,它的现值多少?就是把明年的、后年的,以后所有的折算成今天的,加起来就是现值。
耐用品的现值等于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什么时候吃饭香?饿了三天之后,那为啥不每次饿三天再吃饭?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一刹那的最高幸福,而是幸福总量的最大化。你会不会持续地健身?
人们追求永久收入的最大化,节制饮食、运动健身,这些决定其实都跟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有关,假如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节食健身可能是必要的;假如一个80的老人,不需要节食、健身,因为当下的享受也挺重要。
我们都知道石油输出国,是一个组织,叫卡特尔,他们决定石油的价格和产量。石油是他们的,他们垄断,能够决定石油的价格和产量。可真的是他们自己决定的吗?
今天石油假如50元一桶,从地下打出来,成本1元,那他们为什么不一下把石油都打出来,能赚49块,可以马上卖掉,实现利润?可能会说,全部进入市场,会影响价格。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有个陷阱。
成本,成本是1元吗?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这个成本是放弃了明天的收入,明天的使用。假如著名研究所,发现了一方程,可以让明天水管里,流出石油,那卡特尔的石油产量会上升还是下降?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84c0e2fc8bb13eb4.jpeg)
下降,因为明天不值钱,一定会在今天卖出最多的。表面上看,某个组织控制石油,实际上他们遵守‘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这个原理,来确定产量和价格。经济学在过去200多年里,最大的教训就是建立了一个高度抽象的模型,在这当中,没有任何人可以决定价格或其他重要市场指标。——哈罗德·德姆塞斯
问题:经济学家研究股价历史,是否有助于预测股市未来的变化?
可以根据周期判断,但精确的概率很低。股票的价值取决于未来,股票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的耐心。研究未来,是为了预测价值的变化;研究过去,是未来了解市场耐心变化的规律。
股市究竟能不能预测
学任何的学问,背后都有个基本的信念,就是通过学习、研究,通过对已知现象的各种把握,能够总结一点规律,希望能对预测未来有所帮助。经济学家一天到晚研究价格,应该能够比别人多知道一点点,可如果真的知道,那他为什么教书,而不去股市呢?
资产的现值等于预期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这里有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预期,预期变了,现值就变了。这时我们面临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物理的世界,看得见摸得着,根据现实世界的发展规律在发生变化。
与之相对,还有一个世界,抽象、思想中、预期中的世界或经济的世界。在这每一项资产都有现值,取决于预期中收入流的折现和。预期变了,现值就变,预期不变,现值就不变,它会是一条直线。
什么会改变预期?新的知识,只要有新的知识,预期就会发生改变,也只有新的知识才能改变。什么是新的知识?就是今天不知道的知识。既然今天不知道,那它一定是意外,只有意外的、想不到的消息,今天不知道、明天才能知道的消息,才会改变资产现有的价格。
那可以预测吗?不能预测。谁都不知道意外是什么,会在什么时候来临,这是随机事件,也就不能预测。一棵果树被砍了一半,产量减半,这时候它的现值就减半了。什么时候知道消息,这棵树就什么时候贬值。人们对新消息作出反应需要多长时间呢?
有个例子,13年3月18那天下午两点,美联储要宣布一个重大的货币政策,对股市有很大影响,预先说是两点,两点之后,市场做出了剧烈的反应。但有一点很奇怪,就是芝加哥的市场反应,竟比纽约的市场反应快几毫秒。
消息发布地是华盛顿,芝加哥比纽约距离华盛顿要远,按常理要反应慢几毫秒,这很反常。最后联邦储备局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调查这件事,看是不是消息事先走漏了。几毫秒,消化一条消息只需要几毫秒,再晚就完全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f0910a3897f6e52d.png)
问题: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为什么?
没有,股市是预期,意外是瞬间,打破预期,有了涨跌。泡沫是事后的盖棺定论,行情走低后,人们才有称呼;先有了走低,而后有了这个说法。因此泡沫和宿命一样不存在,是事后的一种解释。真正存在的只是引发行情走低的新知识。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担心泡沫的存在。赌注越大,追求新知识,消化新知识的积极性也越大,新的信息体现到资本现值的速度也就越快。
谢谢欣赏,个人能力有限,欢迎留言评论。观点来自《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