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同学打电话来寒暄了一番,表示近来特别渴望曾经向往的理想文艺小资生活,一个人一条狗一只猫,除了工作,闲下来就是阅读提升自己心灵,想与这个浮躁杂乱的社会保留一份内心的净土。
工作中虚虚实实,情感中真真假假,生活中就会唯唯诺诺,这样也是一种生存手段。处在社会底层,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把成本降到最低。
曾经工作热情满满到处世冷血冰冰,从性格开朗喜欢说话到性格内向说错话再到没有话,历经多了,渐渐自己的锋芒尖锐没有了,然而不切实际的期待没有了。
现在说理想,都会冷笑一声自己苍白无力,太远与现实生活挂不上边就甭提了,鸡汤有时候有用,例如在团队管理中,不可避免的激励士气。生活中盲目的攀比,只能对无端生事的平凡生活平白制造未来焦虑和恐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首诗和远方,激励着自己进步,为了按照自己的活法在边边角角上下功夫,想彻底改变很难,几十年的习惯不是朝夕能改变的,有时候,我很同情也奉劝交往中的男女不要奢望改变对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准则做人原则,按照自己的活法而活,已经很不容易,不要把关系处得那么近搞得那么累,保持距离和敬畏,这种关系和相处轻松自在更长久。
闲下时间读书,提升认知,为了能量足,心态稳,读哲学推荐,冯友兰,现代经典文学,莫言,贾平凹等,周国平,毕淑敏,也很不错,经济与社会,江濡山《向上生长》笔名九边,现代管理,赵玉平,以上是我平时常看的,不一一例举了。
近来最多,是莫言那篇《晚熟》刷遍了全网,2012年10月,莫言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严格来说,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作家。
在一次采访中,有位记者就问莫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取“莫言”这个笔名?莫言回答说,在他小的时候,经常说错话,因为有很多奇思妙想,问了很多不该他问的问题。因此也造成了,一些没有必要的麻烦。
为此,莫言的母亲,还经常训他,不让他随便说话。可这种行为很难避免,因为他也忍不住说话。很多时候,话一说出口,他自己也觉得很后悔。为此他给自己起了“莫言”这个笔名,一直用到现在。
在我们身边,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越是没有本事的人,越是心浮气躁,很喜欢喋喋不休,炫耀自己。这是因为这样的人,经常用言语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填补自己内心因为能力匮乏而带来的虚心。
反而是那些很有能力,成熟的人,懂得不随便说话,经常保持沉默。这是在默默地积蓄实力,沉淀自己,为下一步行动提前做准备。少说话,多做事,是这一类人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祸从口出,不会说话,还是少说得好。你不知道那句话会得罪哪些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自己达成目标,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建议少说话,多做事。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很不错了。
要是你是个功成名就的人,那你更要谨言慎行才是。因为你影响的范围大了,现实中行走,少说话,多做事情,让自己默默变得强大起来。谨记这条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对自己都是有利的。

网友评论